绿地“内循环”迷雾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魏薇 7.1w阅读 2021-03-10 10:50

乐居财经 魏薇 发自上海


张玉良的脑回路,一般人真猜不到。


一年前,他玩了一把吊诡的操作。2020年3月8日至12日,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绿地集团”)与旗下绿地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绿地地产”)频繁交叉持股旗下附属公司,导致至少9家附属公司出现股权变更。


比如,原由绿地集团100%控股的雄安绿地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其股份从100%下降为95%,绿地地产则通过增资持有另外5%股份;绿地集团在上海绿地临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京坤置业有限公司、北京绿地京华置业有限公司的持股分别下降5%、5%、5.02%,绿地地产通过增资进入。


一年后,诡异的内部腾挪又开始了,这次轮到酒店和商业。


9天内,绿地将旗下4家酒店,从上海绿地酒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绿地酒店集团”)腾挪至绿地集团,二者均为绿地控股(600606.SH)全资子公司。


另外,近3个月内,绿地商业已连续退出30家企业,其中绝大部分被陆续装入上海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绿地贸易港”),绿地商业持有绿地贸易港8.6757%股权。


从地产到酒店、商业,绿地内部股权腾挪暗流涌动。


诡异的腾挪


3月9日,乐居财经获悉,绿地集团新增投资企业郑州众银酒店有限公司,投资比例100%,在此次股权变动之前,由绿地酒店集团持股100%。


自3月1日起,绿地酒店集团已连续退出4家酒店,均由绿地集团接盘。前3家分别为:上海绿地海珀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西安绿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合肥绿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据查,绿地酒店集团由绿地控股、绿地集团、上海绿地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绿地商业”)分别持股51%、27.869%、21.131%。股权穿透后可知,绿地商业由绿地控股间接持股100%。

 

11



股权变更后,绿地集团成为4家酒店的唯一股东。


对绿地控股来讲,绿地酒店集团、绿地集团均为全资附属公司,属于合并报表范围,此番操作并不会对财报有额外贡献。


这样的腾挪不止发生在酒店板块中,商业也是如此。


乐居财经查询获悉,去年12月至今,绿地商业密集退出30家企业,涉及商业管理、电子商务、品牌管理、投资公司等。


同期,绿地商业新增投资仅有2家,分别是天津绿地众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绿地贸易港,绿地商业对两者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00%、8.6757%。


而此前退出的30家企业,绝大部分被装入了绿地贸易港。


一年前,绿地控股内部有关地产的资产腾挪曾引起外界关注。


彼时,绿地集团与旗下绿地地产频繁交叉持股旗下附属公司,导致多家附属公司出现股权变更。本由绿地集团100%直接控股的公司,其持股数下降5%,转由新增股东绿地地产持有;同样,一些本是绿地地产100%持股的公司,持股也下降5%左右,转由绿地集团通过增资承接该部分股权。


比如,绿地集团通过新增对外投资持有上海绿地北虹置业有限公司5%股份,剩余95%股权仍由绿地地产持有;绿地集团在上海绿地临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京坤置业有限公司、北京绿地京华置业有限公司的持股分别下降5%、5%、5.02%,绿地地产通过增资进入。


另外,绿地集团通过分别增资5%,成为上海绿地集团天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绿地南翊置业有限公司的新股东。


对此,一位从事审计工作多年的注册会计师认为,上市公司有时候需要美化报表,“这样的操作对双方的合并报表没有影响,但对母公司绿地控股的报表是有影响的,能增加它的利润。”


分拆上市“候选人”


从地产到酒店、商业,绿地内部的股权腾挪暗流涌动。


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曾公开透露,“对于A股上市公司境内分拆上市‘破冰’,我们可能会在消费领域和基建领域进行分拆的探索,但目前还没有时间表。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会先尝试将其中一项业务分拆上市。”


据2020中报披露,绿地控股的大消费板块主要业务包括商贸、酒店旅游、汽车服务等。其中,绿地商贸产业发展迅速,2019年营收约67亿元,同比增速达91%。


绿地商业作为商贸业务运营主体,注册资金12.2亿元,目前对外投资企业28家,间接持股千余家。此前分拆上市呼声很大的绿地贸易港,在两个月前,刚刚成为绿地商业的“新增投资”对象。


据查,绿地贸易港由绿地集团、绿地商业、绿地地产分别持股86.7574%、8.6757%、4.4559%,新股东绿地商业的持股比例超过绿地地产。


目前,绿地贸易港已在天津、西安、济南、哈尔滨、宁波、贵阳、成都、昆明、武汉、兰州等10余个区域核心城市落地。张玉良曾直言,绿地的贸易港条件“不是一般的好”。


实际上,绿地分拆多元上市的“候选人”还有酒店、金融、大基建。谁会最先上岸?


据绿地控股2020业绩快报,绿地酒店取得经营收入约16.60亿元,相比2019年,同比减少29%。酒店客房数为12246间,入住率为47.7%,不足5成。


整体而言,酒店业务的营业收入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自2015年开始,占总营收的比例甚至不到1%,房地产和大基建业务依然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相比之下,金融和大基建已处于上市倒计时中。


大基建自不必说,2020年绿地的4813亿元营收中,来自大基建的份额已占到58.2%,贡献率超过房地产。去年4月,绿地控股组建大基建集团,注册资本200亿元,外界将此解读为绿地分拆大基建上市所迈出的第一步。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 绿地金融产业实现利润总额43亿元,同比增长23%。


有消息称,以绿地金融为基础重构的新公司绿地数科已启动引战,计划引入四类机构:包括地方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互联网科技头部企业;海外知名PE基金;国内头部投资和金融机构。目前,绿地数科注册资本199亿元,预计资产管理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在今年1月的业绩交流会上,张玉良坦言,绿地数科上市正常在三年内。


相关标签:

地产K线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