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后天”生意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观点地产网 7.0w阅读 2021-01-23 01:46

  观点地产网 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了一个资本热词。

  股市欢腾中,新能源汽车板块尤其大涨,成为引领A股市场盘中冲高的重要力量。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一部分,充电桩虽不及整车公司、动力电池那般受关注,但同样也身处于这场狂欢中。

  一定程度上,车与桩的关系就类似于“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新能源汽车达不到一定规模,充电桩需求就被限制;但如果充电桩数量不够,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欲望就会退缩。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68.1万台,车桩比约为3.4∶1,而按照此前国务院印发的指导意见,车桩比目标为1:1。

  节节攀升的新能源车销量,尚未满足的充电覆盖需求,加之“新基建”东风,充电桩这一赛道还是吸引了各色玩家入场。

  譬如,央企中海也悄然入局。

  充电桩赛道

  近日,中建集团与国家电网合资成立的国建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云端举行。出席人员中,包含中建集团副总经理马泽平,中建子公司中海集团董事长颜建国,中海发展董事局副主席、执行副总裁罗亮等。

  颜建国及罗亮的站台,多少意味着此次合作对中海的重要性。

  资料显示,国建智慧能源科技为中建集团和国家电网共同设立的合资企业,核心业务为新能源充电桩投资、建设、运营及相关技术研发。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工商信息获悉,该合资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25日,注册资本为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端木颖新。

  股权比例显示,持股股东分别是国家电网持股的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中海发展控股的深圳海之创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中建八局,即国家电网、中海发展、中建八局分别持股50%、30%、20%。

  从中建集团副总经理马泽平的发言中可以看出此次合作的契机:合资公司要彰显央企担当,践行国家对新基建的决策部署,树立充电桩领域“国家队”标杆。

  据悉,自2015年来相关部委持续关注、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即充电桩建设;尤其在2020年3月,中央将其纳入了“新基建”范畴,与5G基站建设、特高压、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构成七大领域。

  借着政策东风,不少资本纷纷入局,包括车企、能源企业、出行公司、电子支付企业、科技公司和通信企业等。近日充电联盟公布,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68.1万台,同比增加37.9%。

  同时,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全国充电运营企业仅有9家,其中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三家共占据近75%的市场。

  作为跨界企业,中海此时入局的优势和动力在哪里?

  据悉,合资公司方面表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将发挥中建集团旗下物业资源优势,推动充电桩行业商业模式、运营方案、技术标准创新,打造产业生态。

  换句话而言,中海可以借由旗下掌握的大量物业,如住宅、写字楼、购物中心以及扩展物业等资源,为布局充电桩提供巨大场景,从而直接解决了客源需求这一环节。

  反而来,布局这一业务或也解决了目前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关于充电桩的矛盾。

  有头部房企物业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观点地产新媒体,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目前不少住宅小区物业都会面临业主安装充电桩需求与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获悉,如哈尔滨群力中海寰宇小区一特斯拉纯电动车业主,就曾因为物业不同意在车位安装充电桩而诉诸法律。

  因此,若中海扩张充电桩业务,也将促进旗下中海物业解决与业主之间的充电桩矛盾,进而提前布局需求,吸引消费者。

  房企的“后天”

  除了满足具体充电桩需求,放在整个企业战略中,中海为何会入局这样一个对于房企来说另类的业务?

  在此次合作活动中,中海方面表示,充电桩公司是中海发展着眼未来、提前谋篇布局的新业务新载体,以现有业务为依托,致力于打造成为新基建充电桩领域一流的建设运营服务商。

  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中海的“今天、明天、后天”战略。

  2019年3月年度业绩会上,中海董事局主席颜建国首次对外公开提出上述三个层次的业务战略。

  通过近年的策略调整,中海从单纯的住宅开发商向国际化不动产开发运营集团转型。除住宅主业之外,中海不仅想在商业地产上大展拳脚,也在探索并布局教育、养老、物流等创新产业。

  因此,中海将“今天”视为主业即住宅开发,“明天”为商业资产管理,主要包括写字楼、购物中心、星级酒店等投资开发;“后天”则是创新业务。

  中海所谓9082战略,便是为匹配上述发展规划而来。

  具体而言,就是将中海内部资源分配90%予住宅,8%予商业地产,2%予创新业务。其中,所提及的创新业务目前包括教育、养老、物流等板块,同时还是开放式的“3+N”。

  N,在当下语境中,则指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充电桩。

  以中海的布局需求看,充电桩具有培育性,既是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探索、培育新的增长点,同时可与目前住宅产业产生协同性,更好地为住宅产业服务。

  但不可避免的是,房企所看中的关联性强、未来增长点的多元业务,实则上往往还处于不“赚钱”的阶段。

  如充电桩业务,由于充电站建设成本高昂、充电盈利模式不清晰、新能源汽车使用仍未达到规模效应等问题,布局企业一直处于赔本赚吆喝的境地,长期亏损成了家常便饭。

  如头部企业特来电,成立前4年亏损了6亿,直到2018年才跨过了盈亏平衡线;星星充电在2019年宣称目前充电板块已实现微利,但若把制造业拿掉,整体充电运营仍然还是亏损。

  放眼整个房地产行业,同样将多元业务投掷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房企,中海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投入最多、战略规划也最宏大的跨界造车房企,就属恒大与宝能。

  恒大与造车的故事已无需再赘述,其通过资本并购迅速覆盖了产业链上下游,在去年更是将恒大健康更名“恒大汽车”,站上新能源汽车2000亿市值潮头。

  宝能在造车这件事上低调一些,自2017年斥巨资从奇瑞手中收购观致汽车起,姚振华用真金白银开启了产业链收购与投资建厂。

  据悉,目前宝能汽车已经在广深两地建立起了一支上千人的研发人才队伍;同时,收购之外自行研发设计的第一台车型也已在全国各地进行测试。

  除此外,诸如华夏幸福、绿地、雅居乐、万科、富力都有涉足新能源汽车,包括近日朱孟依父子通过珠江投资站台投资广汽蔚来,当然这些更多是财务投资。

  只是,这么多扑向造车生意的房企中,除了砸出上百亿开道的战绩之外,尚未有谁真正拿出一份成绩单出来。

(来源:观点地产网)

来源:观点地产网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