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港交所“剑手”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见地 李奕和 1104阅读 2020-05-09 17:01

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 李小加 


撰文 | 李奕和
出品 | 乐居财经
2019年9月,伦敦平常的一天,港交所(00388.HK)和伦交所举行了一次日常会面,伦交所并不知道,前者是有备而来。李小加意外向伦交所提出了收购意向,搞得伦交所措手不及。
那一刻,李小加差点就创造了历史。
只不过,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伦交所对于港交所的收购提议,“毫不留情”给拒绝了。
这个事情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港交所在李小加任总裁近十年里的行事风格——雷厉风行、果断、干练。实际上,自2010年李小加上任以来,港交所在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上经历了最为密集的十年。
正如李小加总结的,过去十年,是他人生中最兴奋和有意义的日子。
要知道,当时上任的李小加已经48岁了。幸运的是,他最终遇上了港交所,甚至说是港交所幸运地遇到了他。
在他的极力推动下,从“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到2018年推出上市制度改革,港交所经历了变革和创新的十年,也正是这些改革,让港交所始终站在国际的舞台。
如今,这位在港交所履职了近十年的“强人”就要离任了。5月7日,港交所公告称,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到2021年10月底任期届满时不再续约,其承诺继续领导集团直至继任者任命。
据了解,港交所已成立一个由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伦及香港交易所董事阿博巴格瑞、洪丕正及席伯伦组成的遴选委员会,进行正式的遴选程序。如果新行政总裁可在明年10月前接班,李小加将提前离任。
在为世界经济和港交所的未来感到担忧的同时,或许,我们还可以仔细回味李小加,给这个世界最具影响力之一的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港交所十年成就
李小加一开始便打破了惯例。
2010年1月16日,李小加正式接任周文耀之职,成为港交所行政总裁。在这之前,港交所CEO多由香港本地人担任,而他则成为了港交所首位具内地背景的CEO。
上任不久,李小加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首先公布了港交所《战略规划2010-2012》,明确了港交所内地与国际的双重定位;并对港交所交易时间进行改革,推动港交所与内地交易所接轨。2011年3月7日,港股开盘时间与A股同步。
2012年,港交所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走向国际的同时,港交所在大宗商品的定价和交易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2013年,成立场外结算公司。
当然,其最为人所称道的贡献还是致力推动与内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2014年4月,为促进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双向开放,李小加正式公布“沪港通”计划,当年11月,“沪港通”开通。随后,港交所还在2016年推出“深港通”,在2017年推出“债券通”。
2018年最大的创新则是港交所推出了上市制度改革:对以互联网为主的新经济公司开放“同股不同权”、允许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上市、支持大中华地区和国际公司来港寻求二次上市。
这些改革的效果是空前的,极大吸引了内地和国际新经济企业在港的IPO,也极大地增加了港交所新经济企业和生物公司的比重。
数据显示,2007-2017年,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占比仅为总市值的3%,而制药、生物技术等企业占比更低,总市值的占比仅1%。
 ……
全文共3296字
阅读更多内容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来源:见地

作者:李奕和

相关标签:

见地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