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士伯推出全球首款“纸瓶啤酒”,啤酒会进入“纸瓶时代”吗?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FBIF食品饮料创新 5959阅读 2019-10-17 09:58

   

  如果啤酒换成了纸瓶,撸串时觥筹交错“砰”的一声干杯的场景还存在吗? 

  10月11日,在哥本哈根举行的C40全球市长峰会上,世界第四大酿酒集团嘉士伯将2个承装啤酒的绿色纤维瓶原型,首次呈现在世界面前。

  惊喜于这闻所未闻的啤酒纸瓶的同时,从技术、原料、环保、消费者体验等角度的问题也随之涌现。

  啤酒纸瓶是一个噱头吗?纸瓶制造的原材料与生产过程环保吗?啤酒未来会进入“纸瓶时代”吗?

  01

  嘉士伯全球首创2款“啤酒纸瓶”

  其实嘉士伯一直是环保先锋

  来,先一起研究下最新发布的这2款原型瓶。

  “啤酒纸瓶”的瓶身由具有可持续性的木材纤维制成,内含隔离层、可盛装常规啤酒。一款瓶子原型使用了回收的PET聚合物薄膜,另一款则为100%生物基PEF聚合物隔层。将通过对原型进行隔层技术测试,保证酒瓶可满足容纳常规啤酒的同时,实现打造一款无聚合物、100%生物基酒瓶的目标。

  同时,改进包装是嘉士伯集团“共同迈向零目标”(Together Towards ZERO)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计划中承诺到2030年,减少30%“手中啤酒”的碳足迹。[1]

  在环保这件事上,嘉士伯一直在努力。2018年,嘉士伯首创可回收胶水Snap Pack,以代替多联罐装啤酒的塑料支架,将对应的传统塑料用量减少了76%。同样在2018年,嘉士伯集团净收入增长了3%,实现了3年以来的首次增长。[2]

  除环保外,嘉士伯在纸质啤酒瓶的创意与研发上,对经典瓶身及质感的坚持,仿佛在向传统瓶装啤酒致敬。材质新颖的纸质啤酒瓶,能否满足或超出消费者对于瓶身手感、立体触感的要求及期待,是研发过程中需要纳入调研与测试的部分。

  02

  从概念到现实,造纸也能做到环境友好

  针对纸瓶研发、生产中的技术、原料及“纸瓶社区”项目的促成与推动等问题,我们对话了瑞典纸质材料公司BillerudKorsnäs中国卡纸业务拓展总监、包装之家现任会长郑健先生,围绕着环保,结合北欧造纸业的实际,获得进一步的解答。

  1、三方专家因环保而联合,共同推进可持续包装

  2015年,嘉士伯联合创新包装公司EcoXpac、纸质包装材料公司BillerudKorsnäs及丹麦技术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采用全新的生产工艺与强度,开始进行木纤维纸质瓶的材料测试及瓶型设计。通过运用最好的材料、纸张纤维,加之技术,达到与塑料瓶同等的包装强度。

  考虑到可行性及落地的产品应用,必须通过更多有行业代表性的品牌方进行测试。同时,通过品牌方,获得更贴近市场的有效建议,如明晰瓶中内容物、消费者对于纸瓶产品更具体的要求。

  2019年3月,纸质材料公司BillerudKorsnäs与包装瓶制造商ALPLA达成战略合作,着重解决瓶内隔水、隔氧等隔层问题,加速了项目进展。半年后,盛装啤酒的纸瓶原型亮相C40全球市长峰会,从概念到现实,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2019年9月25日,BillerudKorsnäs与ALPLA合资成立纸瓶公司——Paboco® (Paper Bottle Company),直抒胸臆的命名表达了致力于纸瓶研发的专注和决心。Paboco®并于10月建立“纸瓶社区”,联动嘉士伯、可口可乐、Absolut绝对伏特加、欧莱雅,共同推进可持续包装的开发与市场引入。

  至此,聚集了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契合的纸张专家、包装瓶制造专家、行业产品专家,4家品牌集团涵盖了饮料、啤酒、烈酒、化妆品领域,从用瓶量、包装需求、成本区间等方面,为2家供应商的纸瓶研发与测试提供一手信息。

  Paboco®将作为成品纸瓶的窗口、创新社区与平台,欢迎全球范围内在材料、技术、设计等领域的引领者们,迎接更多在环保方面愿景一致的行业品牌方。

  2、从可持续林到无污染生产,造纸也能做到环境友好

  市场上的塑料瓶、铝罐、玻璃瓶等包装,无法自然降解,需消耗更多的碳足迹去回收,如果回收不利,便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的隐患。“纸瓶社区”要达到的目标是:消费者在用完纸瓶之后,即使扔入海中、自然环境中,也可被自然降解,分解后被自然吸收、实现100%环保。

  最新发布的2款木纤维啤酒瓶的隔层,一款利用的是回收的PET聚合物薄膜,而非原生PET,也是出于可持续考虑、确保每部分的材料更环保。另一款的100%生物基PEF聚合物隔层,已达到100%可降解。

  木纤维纸张除了可以被自然降解外,也是可循环、可持续的材料。如何进行环境友好的造纸?源头是人工干预的可持续林,如砍一棵树、种三棵树,因地制宜地根据生态,管理砍伐与种植的比例,保证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可持续林便成为取之不尽的资源。

  通过人为管理持续输出木材的同时,面积不断增加的森林将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排出更多的氧气,实现良性循环。

  木材原料可持续以外,BillerudKorsnäs的造纸过程也秉承无污染的宗旨,通过木材、木屑、树皮等生物燃料供能,放出去的烟是水蒸气、排出去的水为纯净水、生产中的化学物质可内部消化或焚烧,从动能原料的源头到排放回收利用,形成一个无污染的造纸系统。这很值得中国企业的思考、学习与探索。

  03

  从轻便到环保,瓶子创新一直在路上

  众所周知,瓶装啤酒一直是玻璃瓶的天下,但易碎易爆的安全问题、占据大量空间的回收问题、运输成本问题无法忽视,相关问题同样存在于全球酒类包装。

  换成塑料瓶呢?抛开啤酒本身怕晒、易变质等特殊性,塑料包装的不可降解、回收成本等问题,与全球的环保趋势格格不入。

  酒水饮料包装的未来在哪里?先从曾经发生或正在进行的包装瓶创新案例中找找线索。

  1、先从减重入手,瓶身材质是关键

  确实曾有啤酒公司从减重角度出发,瞄准了透明度高、耐冲击、不宜碎裂、高密封性的PET塑料材质。

  拥有250年历史的比利时啤酒公司麦乐啤酒(Martens1758),2003年开始生产PET瓶、并设计出不会爆瓶、重量轻、开盖后可再封盖的酷乐瓶(Coolerpak™),同时由于其高阻气性,酷乐瓶的保鲜效果与一般玻璃啤酒无差异。

  2007年,用酷乐瓶包装的啤酒首次登陆中国市场。可惜的是,现在几乎很难找到购买渠道,麦尔啤酒的京东店铺也呈下架状态。

  这次的瓶身创新,显得有些昙花一现。

  2、葡萄酒包装的新创意,就地取材还环保

  在常规玻璃酒瓶的生产中,高达1550℃的熔制点需要耗费大量能源。同时,有分量的玻璃酒瓶在运输过程中增加着碳足迹。

  来自法国的公司Green Gen Technologies,取用法国高产量的亚麻作为原料、结合植物基热塑型树脂,制作出天然、轻盈、100%可生物降解、可堆肥的亚麻纤维葡萄酒瓶,作为传统玻璃酒瓶的替代品。

  重量比较上,就750ml经典容量,亚麻纤维酒瓶重约190克,可比玻璃酒瓶轻300-1000g。GreenGenBottle®可盛装液体的酒精浓度,最高可达60°,此材料也不会对口味产生影响。[3]

  就在上个月,Green Gen在Facebook宣布,Green Gen Bottle®的原料已达到97%生物基。

  3、践行可持续发展,植物基前来报到

  基于消费者对更方便、更安全的包装的需求,结合环境因素,2009年可口可乐推出第一款PlantBottle™包装,材料成分的30%为植物基,为100%可回收PET塑料瓶。

  截至2015年,可口可乐公司每年约生产60亿瓶PlantBottle,已占可口可乐北美包装量的30%,占全球包装量的7%。

  集团预计在2020年,全面使用新型可回收PET塑料瓶。[4]

  4、酒类纸包装,利乐先行

  源于瑞典的纸包装领军品牌利乐,其6层复合纸包装产品,目前材料的平均可再生成分约为75%。其中,利乐钻®无菌包装、利乐砖®无菌包装已应用于度数在19°以下的葡萄酒、葡萄酒饮料、酒精饮料的包装中。[5]

  相较于传统玻璃瓶,利乐无菌纸包装更轻便更环保,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对便捷携带的需求。但利乐包装目前暂不适用于啤酒及19°以上的烈酒。

  04

  总结

  2017年,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携手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可持续消费研究报告》,中国有超过七成的消费者已具备一定程度的可持续消费意识,约一半中国消费者愿意为可持续产品支付不超过10%的溢价。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与可持续发展并愿意为企业的环保努力而买单,企业的绿色举措也在帮助其建立或维护品牌美誉度的同时,促进着销售。

  着眼塑料被广泛应用的饮料行业,可回收包装的话题更是炙手可热。巨头们在2018年,纷纷加入“2025战队”,用实际行动履行“七年之约”: 百事(PEPSIC0)计划在2025年实现再生塑料包装使用率达25%,再生PET的使用率达33%;达能(Danone)计划在2025年达到包装100%可回收、可再用或可堆肥。雀巢(Nestlé)计划至2025年,全部使用可回收、可再用包装。联合利华(Unilever)计划到2025年,所有塑料包装将全部可重复使用、可回收利用或可降解。[6]

  持续追求创新的企业,不会错过任何引领行业的机会。啤酒行业进入“纸瓶时代”,不会一蹴而就。但食品饮料行业品牌方基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考量,未来将会有更多创新产品。

来源:FBIF食品饮料创新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