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控股“越冬”:33亿再卖6项目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李奕和 2505阅读 2019-09-01 07:10

  乐居财经 李奕和 发自广州 

  7月初由新城控股原董事长王振华一案所引发的“黑天鹅”事件,对新城控股所产生的影响似乎仍在持续。

  8月30日,新城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子公司于近日签订转让协议,转让旗下6个地产项目,涉及交易总价32.92亿元,项目交易全部以现金交易。

  这是新城控股自7月以来近两个月内,第三次以公告形式正式披露的公司项目转让情况。而截至30日公告披露日,新城控股已转让项目超20个,回流资金超过百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其转让的这部分项目回流资金全部以现金支付。

  从去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本就经历着漫长的资本凛冬,棉袄的厚薄,粮仓、家底的殷实或浅显,房企冷暖自知。而新城控股的“黑天鹅”事件,似乎让这个寒冬变得更加寒冷而漫长。

  持续不断出售项目、加强现金回流是很好的例证之一。

  33亿再卖项目

  具体而言,新城控股这次公告出售的项目,包括合肥新城悦弘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81%股权、张家港市广鑫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6%股权、温岭新城悦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青岛亿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杭州亿盛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100%股权及杭州鼎睿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100%股权、襄阳新城悦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

  这些项目涉及合肥庐江县、张家港、台州温岭、烟台钟家庄、杭州江干区、襄阳等地的8个地块,涉及土地总面积超44万平方米。

  凭借该部分项目的转让,新城控股的手里得以一口气回流近33亿元现金,这个数目不算大,却是其近段时间以来出让项目回流现金最多的一次。对此,新城控股表示,项目交易的目的是公司出于“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优化公司资产结构”的需要。

  新城的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自去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本就沉浸在一种“哀鸿遍野”的氛围当中,融资难成为行业谈论最多的关键词之一。何况新城控股还遭遇“黑天鹅”,这种资金层面的影响对新城控股而言更为深远。

  7月初,新城控股“黑天鹅”事件发生后的那几天,公司股价经历好几个交易日跌停。事件发生前,新城控股最高股价曾一度达到43.65元/股,但截至8月29日收盘,新城控股股价报24.79元/股。近两个月来,该公司股价虽然也略有回升的时候,但已难回之前的高度。

  股价“滑铁卢”的背后,是市值的大蒸发,以及由股价进一步下跌触发的“质押股票有可能被强制平仓风险”和对公司债务的担忧。新城控股此前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总资产4233亿元,资产负债率87%,净负债率77%。此外,该公司手头现金余额456.42亿元,短期债务261亿元。

  虽然数据显示新城控股在负债方面有所下降,但由“黑天鹅”事件引发的信用评级、借贷以及发债也成了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从近段时间的动作来看,出售项目以保证手头上的现金流似乎成了新城控股的“惯用”手法,或者说也是其迫不得已的方法之一。

  除了8月30日公告出售的项目以外,7月27日,新城控股公告转让公司5个项目,获得交易现金27.07亿元;7月25日,该公司公告称截至7月24日已累计签署10个项目转让协议,合计交易对价41.51亿元。

  如果包含8月30日公告的出售项目在内,近两个月以来,新城控股已披露的转让项目超过20个,回流现金超过一百亿元。无疑,项目的出售可以使得新城控股快速、且稳定回流手头的资金。

  而新城控股方面也在此前发布的项目出售公告中表示,出售部分项目公司股权,可以“收回部分上半年已支付的土地款”“增加公司货币资金”“优化公司资产结构”。这似乎是新城控股摆脱“黑天鹅”事件的最好选择。

  “蛰伏”与“越冬”

  事实上,新城控股只是在不好的行业氛围下,遭遇了自身的“黑天鹅”,因此所受到的影响也更为深远,但在漫长的凛冬之下,受影响的房企远不止新城控股一家。

  自去年以来持续到现在的房企融资难问题,依然是房地产开发商心上悬着的一块石头,融资成本走高、融资渠道收缩依然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紧绷神经的“原罪”。而持续到现在的融资困境并没有想要放松的迹象,反而在进一步收紧。

  8月29日,有媒体获悉,多家银行近期收到窗口指导,自即日起收紧房地产开发贷额度。且房地产开发贷余额将从二季度末的11.04万亿元减少至一季度末的10.85万亿规模,控制在2019年3月底时的水平。该消息随后被银行所证实。

  而早在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一天后的7月31日,央行还直接“点名”房地产行业占用较多信贷资源,要求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投放。

  这都似乎在进一步“掐断”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开发商面临的资金问题还在往更严峻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房地产企业如今之所以对融资的诉求如此依赖,也是行业前几年普遍依靠高杠杆发展的结果。仅以A股为例,有数据显示,已披露半年报的86家上市房企,有息负债合计高达2.67万亿元。而2019年正是房地产企业还债高峰的关键时间点,借新还旧成为房企最头疼的问题。

  在资金面空前紧张的同时,房地产企业也开始展现出自身的十八般武艺。开源节流,加快去化,强调回款,加快资金回笼是方法之一。进入八月以来,以一些头部企业为代表的房企已经开始了简单粗暴的降价“抢收”。以至于有媒体戏称“这比往年提早了一个多月”,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土地方面,在刚过去的房企业绩会中,多家房企都曾表示,下半年将停止或暂缓拿地,严控资金的管理。而从近段时间以来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土地的流拍开始增多,溢价率方面有所下降,房企拿地的积极性比以往变得更低。此外,一些房企为控成本,还陆续传出裁员的消息。

  当然,像新城控股一样通过出售一部分项目,以加强现金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8月30日,大悦城地产转让上海、西安附属公司,交易价格23.1亿元;8月28日,中航高科以底价10.05亿元挂牌转让江苏致豪房地产100%股权。而从一些更高负债的房企来看,出售旗下项目的动作则变得更为常见。

  总而言之,房企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所面临的困境是一样的。在资金日益变得紧张的情况下,如何绞尽脑汁获得更多的钱,是房地产企业共同的“命题”。

  除此以外,开发商唯一还想知道的是:漫长的凛冬在何时结束?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