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大师”中梁港股敲钟:02772.HK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地产操盘手 2573阅读 2019-07-16 10:09

“节奏大师”中梁港股敲钟:0

  7月16日,貌似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中梁控股,一波三折的上市计划尘埃落定。在向港交所更新招股书40天后,中梁通过了聆讯,完成港股闯关,最终在7月16日这一天,正式挂牌上市,以IPO的形式,登陆港股。

  股份代号,“02772.HK”。

  他们的征途,依旧是星辰大海

  “洞妖洞妖,2772,前来报道!”

  “2772,欢迎归队。20强兄弟连,已齐聚!”

  作为中国房地产规模TOP20房企中最后一个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中梁此举,标志着TOP20的房企,均通过不同的路径,完成了各自的资本化道路。

  资本市场风云际会,上市房企又添新军。

  在地产这个已经明显泛金融化的行业,资金无疑是发展的命门。上市之路,仿佛是规模化房企的唯一选择。不管是A股还是港股,不管是IPO还是借壳。

  大大说,调控是没有回头路的。

  房企们说,融资永无止境。

  资本说,金钱永不入眠。

  某辩论节目里有一期,讨论完美的人生是什么样的。黄执中说:“完美的人生就是在时时刻刻,拥有足够多的选择权。”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误解,叫:你以为自己还有选择权。

  人如此,房企如此,规模化房企更是如此。

  他们的征途,依旧是星辰大海。所有的选择,都不过是人生的隐喻。人生本就是别无选择。如果可以选择,只能选择:落子无悔。

 越过山丘,才发现有人等候

  不管是旭辉、正荣,还是新城、泰禾,这些房企,都在近几年都呈现出极强的成长性和繁盛的生命力,各有身姿,各花各表,成为了大时代下,中型房企迅速崛起的样本。

  但中梁却不太一样。

  如果说这些成长性房企,有的是一匹快马,有的是一匹黑马,奔驰在城市化进程和棚改的赛道上。

  但中梁的崛起,从速度、从成效上,都超越了赛马的属性,如同一匹马,被插上了翅膀,直飞冲天。

  盘小姐先从公开信息和中梁的招股书中,发现一些数据:

  三年时间,合同销售额从190亿猛冲到1015亿;

  三年时间,净资产负债率从1790%暴降到58%;

  三年时间,营业收入从29.25亿暴增到302.15亿;

  三年时间,净利润从负2.7亿元到高达25.26亿元;

  三年时间,土储从766万方激增到3644万方;

  三年时间,入驻的城市从17个增长到近130个;

  三年时间,员工数从740人猛增到10000多人;

  ……

  在2016年到2018年,别人是跑的。中梁不一样,他是飞的。

  长着翅膀的马,叫什么?盘小姐百度了一下。度娘说,这个叫天马,又名独角兽。

  天马中梁的流星拳

  好风凭借力,送他上青云。中梁飞得太快,飞得太高,以至于盘小姐觉得,它无法成为绝大多数房企崛起的样本,因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学不会就是学不会。

  “三年前你对我爱答不理,三年后我让你高攀不起。”

  温州人杨剑在短短几年内把中梁打造成了行业内的天马、前20强、港股上市公司,卓越非凡的财技和数字背后,必定隐藏着一些逻辑和故事。

  我们试图窥探这个温州起家,挥着翅膀的房企——天马中梁的流星拳术。其中对应的是其战略投资、产品运营、组织机制、人才建设、融资能力等各业务板块的发展逻辑。

  篇幅太长,这里就简单的聊几个小点:

  1、 来自温州的节奏大师

  优秀的企业经营者,总是优秀的节奏大师。

  它会预估每个指标的天花板,在现有指标的增长动力耗尽之前,唤醒新的发展动力,来担任增长的接力棒。那么,把这个理论套用到中梁身上,我们也会发现,其实,天马中梁也是一个节奏大师。

  根据招股书上显示,2018年中梁耗资728.8亿购入221幅土地。拿地面积排在百强房企第8位,近乎以一天半拿一块地的速度狂奔。

  做个类比,一向重视土储的TOP4的融创,在2018年公开市场共拿地也才128块,耗资404.7亿元。

  疯狂拿地的背后,是中梁踩准点的拿地策略:中梁布局与国家政策步伐基本一致。遵循“战略、市场、投资”为核心的投资机制,在不同市场周期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

  这个战略,被董事长杨剑,概括为二十字箴言:复苏快上马、高涨要轮动、衰退全结构、低潮狠并购。

  通俗来说,就是在市场处于上行周期的时候一定要快,精准。复苏的时候投资千万不能犹豫。

  那么我们再看看中梁的节奏:

  1、在2014年以前,中梁的业务版图,基本上在长三角几个主要城市像苏州、上海、温州、杭州这一带,80%的项目重仓在浙江。在迅速崛起之前,中梁本身就已经是温州最大的房企。

  2、2015年到2018年这一轮,中梁顺应三四线棚改和去库存的国家政策,抓住政策红利和周期红利,得以快速发展,一年一个跃迁,中梁扬名业内。

  3、但是,随着货币化棚改红利褪去,三四线楼市走向并不乐观。就在此时,中梁预先调头,从2018年开始,就迅速转而加码投资二三线城市、商业、产城等业务。

  不纠结,不犹豫,有成果,目前已进入天津、杭州、重庆、成都、长沙、苏州、合肥等20座二线城市。

  从三四线调转到新一线和二线城市,在短短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中梁投资主战场的转战布局。

  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中梁控股在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环渤海、海峡西岸五大区的23个省份124座城市布局353个项目。长三角区域占比45.4%。

  也就是说,目前中梁重仓发展机会更大的长三角。

  节奏对了,曲就成了。

  战略已经做出调整,那么现在问题的关键就变成了:市场是否有理由相信,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以及重仓长三角,这根中梁新的能量接力棒能发挥足够的作用。

  2、快的标准,就是万物皆可标准化

  自从2018年万科提出“活下去”后,销售难、回款难、融资难成为困扰房企的三座大山。而快速拿地、快速开盘、快速回笼资金的高周转模式,成了很多规模化房企的必备功底。

  中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中梁首席执行官黄春雷说,中梁都是以中小体量、低总价的项目为主。在2018的买地里面,地价在5个亿以下的项目占了76%,建面在12万平方米以下的项目占了60%以上。

  从买地到开盘,在7个月以内可以达到开盘,在一年之内实现正现金流,以及达到再投资的目的。

  “可以说,具有很强的标准化和可复制性业务的运营模型。”

  当然同样被标准化的,还有产品。根据封闭型、外溢型、波段型的市场特征,中梁提出了百达翡丽、劳力士和浪琴三种产品模式;再往下又有香系、国系、御系等产品线。

  对于产品,很明确,走“高端产品求新,中端产品求快”的差异化路线,就是说:

  1、基本不做二房、大户型高总价的非主流产品;

  2、不纠结于总图轴线、构架等问题,以货值导向为主;

  3、重视户型的竞争力、总价控制;

  4、示范区基本要实现在当地领先

  ……

  示范区是快速去化的关键所在,为此,中梁明确规范了8种固定售楼处风格、10种售楼处内装风格、8种样板间内装风格。

  以一二线的产品空降至三四线城市,加上一个惊艳的示范区,中梁在当地的每次开盘,基本均能轻松实现其“降维打击”的目标。

  所有的产品,都指向快速去化。

  所有的标准化,都指向极致。

  所有的所有,没有例外。

  3、没有阿米巴,就没有今日的中梁

  如果有一家房企,不管对内还是对外,它认为最值得骄傲的不是业绩,而是经营体系的话,那一定是中梁。

  中梁董事长杨剑也认为:没有阿米巴,就没有今日的中梁。创始人不止一次的表示,中梁的快速发展背后核心就是阿米巴体系的支撑。

  这个体系,甚至被特别写在中梁的招股说明书中:中梁引入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管理体系,首创并发展了阿米巴生态经营体系,成为国内地产行业阿米巴管理模式的典范。

  阿米巴管生态经营管理体系,是将大的业务集团分成若干个小的业务组织,每个单位组织独立核算,提倡全体员工参与经营,享有足够的自主权。依照这个,中梁建立了“控股集团—区域集团—区域公司”不断裂变的三级组织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一切管理以促进发展经营为前提,以市场化、商业化、契约化为原则,分到家、包到家、机制给到家,从而鼓励每位雇员积极参与管理并分担责任和分享利益。

  换一句通俗的话,就是“在中梁,从来不避讳谈钱。”

  这样体系的优点,就是可以实现快速扁平化复制和扩张。而本质上,这是对人性的一种把控。

  驾驭人心,顺应人性,从古至今,一直是人类最高级的经营逻辑。

  除此之外,中梁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地方,在此就点到为止:

  1、2017年7月,中梁就率先成立地产业界第一家并购重组中心;

  2、中梁有一个800人的投资团队,覆盖超过100个城市,投资能力得到市场的验证;

  3、2018年中梁耗资728.8亿购入221幅土地,但据内部消息,实际上中梁在去年跟踪了超过8000块土地的项目,最终获取的土地221副,占比还不足3%;

  4、中梁可能是房企中拥有最多80后副总裁的房企,进行纵向业务线管理。在他们的眼中,没有对失败的恐惧,只有对胜利的渴望;

  5、中梁从2018年开始,不到一年时间,花费一个多亿打造信息化平台。哪个项目的节点爆了、哪个项目的费用超了,会有各种各样的指标来约束督促;

  6、大手笔的奖励和激励,中梁也稳居房企第一梯队,紧紧绑定了一批坚定的中高层;

  ……

  记得海尔的张瑞敏曾经说过,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天马中梁抓住了城市化进程的时代机遇,成就了独角兽一般的业绩涨幅。

  中梁能向资本市场讲述的动人故事,是他极致的成长性。

  随着港股上市,中梁的资本之路正式进入了下半场。如果后面不能讲出更好听、更吸引人的资本故事,等待的也只能是资本市场的冷眼。

  不管怎样,“02772.HK”,欢迎加入这场永不落幕的资本游戏。

  毕竟,敲钟,也仅仅是开始。

(来源:地产操盘手)

来源:地产操盘手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