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毅:持续高增长的金融数据 真的完美吗?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金融界网站 1298阅读 2020-05-12 23:17

靳毅:持续高增长的金融数据 真的完美吗?

  事件

  央行公布2020年4月份金融数据:

  (1)新增人民币贷款为17,000亿元,市场预期为13,033亿元,前值28,500亿元。

  (2)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30,900亿元,市场预期为21,618亿元,前值51,492亿元。

  (3)M2同比11.1%,市场预期为10.1%,前值10.1%;M1同比5.5%,前值5.0%。

  点评

  1、政策发力下,居民、企业信贷持续回升

  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7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略超市场预期,主要还是由企业信贷大幅增加所拉动。具体来看,企业贷款增加9,563亿元,同比多增6,092亿元;其中企业短期贷款减少62亿元,同比少减1,355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5,547亿元,同比多增2,72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910亿元,同比多增2,036亿元。

  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的逻辑与3月份相同,主要还是与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以及各地复工复产推动下,各类基建项目融资需求增加有关。而企业票据融资同比增幅,创近一年以来新高,一方面与复产复工推动下,企业结算活动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前银行存在“以票充贷”的现象有关。由于票据直贴期限短,灵活性高,风险较低,是银行调剂信贷规模的重要手段,所以银行大量增加票据融资规模背后,反映出的是银行的低风险偏好。

  居民端方面,居民贷款增加6,669亿元,同比多增1,411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增加2,280亿元,同比多增1,187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389亿元,同比多增224亿元。居民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的同比增幅,均较3月份进一步扩大,这也反映出疫情对于居民生活以及消费的冲击在逐渐减弱。

  持续高增长的金融数据,真的完美吗?

  持续高增长的金融数据,真的完美吗?

  2、信贷投放与企业债发行大增,推动社融规模超预期

  4月份新增社融规模3.09万亿元,同比多增1.42万亿元。其中,社融口径下,信贷融资增加1.71万亿元,同比多增8,708亿元。除了信贷融资大幅增加之外,表外非标融资和直接融资规模同比变动,也保持高增长。

  具体来看,表外非标融资增加21亿元,同比多增1,446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减少579亿元,同比少减618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3亿元,同比少增106亿元,处于持续压缩状态,这表明信托公司对地产信贷投放仍然比较谨慎,与国家坚持“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有关。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增加577亿元,同比多增934亿元,这主要还是跟复工复产下企业往来与结算活动增加有关。

  直接融资增加9,330亿元,同比多增5,119亿元,主要是随着利率水平的下行,企业债发行规模大幅增加,企业债券融资同比多增5,066亿元。除此之外,政府债券融资增加3,357亿元,同比少增1,076亿元,与4月份专项债额度有限有关。不过,考虑到5月份国务院再次下发了1万亿的专项债额度,后续政府债券融资同比会明显增加。

  持续高增长的金融数据,真的完美吗?

  3、居民、财政存款减少,企业存款继续增加

  4月份,新增人民币存款12,700亿元,同比多增10,094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减少7,996亿元,同比多减1,748亿元,反映出居民消费支出有回暖的迹象。财政存款增加529亿元,同比少增4,818亿元,这与政府推出的减税减费、减缓社保缴纳等措施相关。

  而企业存款增加11,700亿元,同比多增13,438亿元。企业存款同比变化继续保持高增长,主要还是由于当下实体经济需求有限,企业生产与投资动力不足,所以企业资金最终又以存款的形式回流到了银行体系中。

  持续高增长的金融数据,真的完美吗?

  4、高增长的金融数据能有效带动经济吗?

  4月末,M2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个和2.6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5.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2.6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65.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持续保持高增长。这与我们前期提到的观点相一致,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货币政策保持持续宽松,银行的信贷投放也在不断扩张,所以M2和社融均会保持高增长。

  但是,这份高增长的金融数据并非没有瑕疵,比如说,存在银行“以票充贷”和企业存款高增长的现象,这背后反映出来的是逆周期调节力度强,但经济表现仍然弱的问题。因此,对于后续经济能否回暖,一方面要关注外部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要看内部需求能否像社融数据一样企稳回升。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超预期;2)疫情冲击超预期。(来源:金融界)

来源:金融界网站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