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亮:守住万科的本分 | 进深⑥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李奕和 5364阅读 2020-03-18 07:23

万科董事会主席 郁亮


乐居财经 李奕和 王若君 发自深圳

“谢谢你的问题,让我终于有机会暂时拿下口罩来回答,疫情让我们发现有时不戴口罩说话也是一种享受。”郁亮抢过了第一道媒体问答。

3月17日晚间,万科以线上视频和电话同步直播的方式举行了2019年度业绩发布会。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祝九胜、董事王文金、董事张旭及新上任的执行副总裁、财务负责人韩慧华等高管出席。

2019对万科而言是个特殊的年份,这是万科成立35周年的日子。

一直以来,万科提倡“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从最早提出“白银时代”,到喊出“活下去”的口号,再到“收敛聚焦,巩固基本盘”,似乎都成为房地产企业的现实。

2019年,万科实现销售,合同销售面积4112.2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6308.4亿元,同比增长3.94%。这样的成绩虽不惊艳,但在依然艰难的2019年,已然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据了解,万科在过去一年实现营业收入3678.9亿元,同比增长2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7亿元,同比增长15.1%;每股基本盈利3.47元,同比增长13.3%。

2019年,万科房地产及相关业务的结算毛利率为27.2%,较2018年下降2.5个百分点。集团全面摊薄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0.7%,较2018年有所下降1个百分点。

在物业公司纷纷分拆分拆上市的潮流之下,万科这次业绩会的亮点之一,是万科物业在2019年的营收成功突破百亿,达到127亿元,同比增长29.7%。这也成为万科除房地产外,第一个营业收入突破百亿的业务。

业绩会上,郁亮始终强调,万科是一家危机感驱动的公司。

实际上,面对经济结构性转型、城市化进程深化、人口结构的变迁,万科正在进行“战略-机制-文化-组织-人”的全面转型升级——明确组织重建、事人匹配的基本逻辑,并使其成为组织自我更新的常态,被认为是万科2019年管理工作重点。

而万科的2019年,似乎也正是由人事的变动开篇。

万科大换防与用人传统

2019年2月,万科方面宣布启动“大江大海”计划,与此前的“海盗计划”不同,计划主要推行在内部以海选方式招募城市总经理的人才竞聘方式,并扩大至整个集团。紧接着,万科迎来了人事变动都最为频繁的一年,不仅牵涉换防人数众多,从范围上看也是近年来最广的一次。

去年1月,广州万科总经理唐激扬调任深圳万科总经理也宣布了这起计划的正式实施。5月,万科高级副总裁张纪文不再兼任南方区域事业集团首席执行官,出任集团梅沙教育事业部首席执行官。南方区域事业集团首席执行官由孙嘉接任。

与此同时,孙嘉不再兼任公司执行副总裁、首席财务官、财务负责人;王文金不再兼任公司首席风险官,接任财务负责人一职。到6月贵阳万科公司总经理蔡平调任武汉万科总经理,仅去年上半年,万科就发布了超过10条人事任免。

去年12月,万科还传出了新一轮人事任免,当中包括佛山、济南、西宁、长沙、宁波、上海、无锡、苏州、南通、长春、沈阳、包头等城市公司总经理都调离原区域;此外,原深圳万科总经理唐激杨,也被调为南方区域BG产城事业部首席合伙人、总经理。

据统计,2019年万科方面产生的人事换防达到20余次。郁亮曾对此透露说,这是针对“组织重建和人事匹配”的一个过程。即便如此,对于一向追求稳健的万科而言,这样频繁的人事变动不可谓不多。

市场环境的变化,使房企面临挑战的不确定性、复杂度越来越高,对人才素质和团队协作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实际上,不仅万科,包括碧桂园、中梁、阳光城、融创、保利等在内的房企在近段时间,都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团队及组织架构调整,也显示房企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在其内部架构寻找最优解。

对万科而言,该公司在2018年提出了“收敛聚焦,巩固提升基本盘”的要求,这场浩浩汤汤的人事“大变革”,便是基于此而做出的全面推动公司组织重建与事人匹配的动作。

就在3月17日发布2019年财报晚间,万科还公告,执行董事王文金不再兼任公司执行副总裁、财务负责人;公司执行董事张旭不再兼任公司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并聘任韩慧华为公司执行副总裁、财务负责人。

对于万科频繁的人事变动,郁亮在业绩会上提到了万科的两种用人传统:万科2000年启动“海盗行动”,当时万科业务需要大发展,从中海挖了大量的干部。“张旭是我们‘海盗行动’的产物。”

此外,“王文金的安排涉及到我们另外一个用人传统,即合伙传承。合伙传承是万科由来已久的文化,我们持续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担当重任,这是公司的第二个用人传统。”

保持危机感的2019答卷

“收敛聚焦,巩固基本盘”体现在拿地和新增项目上更加谨慎。用郁亮的话说,就是万科要“保持如履薄冰的危机感”。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万科、碧桂园、保利、中海、融创五家房企拿地金额均超过千亿,万科成为去年拿地最多的企业。

根据乐居财经统计数据,2019年1-12月,万科共新增157个项目,新增权益建筑面积2811.8万平方米,付出土地权益总价款1739.08亿元;此外,万科还在去年新增了21个物流地产项目,权益建筑面积161.83万平方米,总权益价款27.61亿元。

乐居财经据公开资料整理

董事张旭在业绩会上表示:“对于拿地机会,为了确保企业稳定,我们每年都会有一个仓位,这样才能保持持续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会积极寻找好的投资机会,无论市场怎么恐慌,无论周期怎么运转,我们评判的标准还是以项目为纲,以项目价值和价格是否匹配、是否是客户愿意买单的产品和服务。现金为王,手中有余粮,任何时候都能找到和抓住机会。”

即使在房企中,万科的拿地金额最高,但对比其历年的拿地情况却发现有所下降。在2017、2018万科拿地最多的两年,其新增项目分别为221个、241个,新增的建筑面积达到4613万平方米及5071万平方米,拿地权益总价则分别为1957.93亿元及1659.82亿元。

乐居财经据公开资料整理

实际上,随着房企对项目利润的进一步重视,万科在2019年的新增项目中的权益有所增加,这也是公司拿地权益总价较2018年要高的原因。

从万科新增开发项目来看,或许也可以看出其权益占比正在提升。2019年,万科新增开发项目147个,总建筑面积3716.5万平方米,当中权益建筑面积2478.4万平方米,占比66.69%,这个数字在2018年仅为53.19%,相对比而言提升不少。

乐居财经据公开资料整理

融资方面,2019年4月4日,万科成功配发及发行总数为262,991,000股之新H股,募集资金净额约为77.8亿港元;此外,2月,万科完成发行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第一期)20亿元,票面利率为3.65%;9月,完成发行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第二期)25亿元,票面利率为3.55%。此外还完成5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发行,及完成多次美元中期票据发行。

截至报告期末,万科有息负债合计2578.5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4.9%。有息负债以中长期负债为主。有息负债中,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合计938.9亿元,占比为36.4%;一年以上有息负债1639.7亿元,占比为63.6%。

根据最新年报,2019年,万科资产负债率84.36% ,由上一年的84.59%下降0.32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万科持有货币资金1661.9亿元,净负债率(有息负债减去货币资金,除以净资产)33.9%,相比2018年增加 2.98个百分点。

物业收入首破百亿

万科的多元化业务仍然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数据显示,2019年,万科营业收3678.9亿元,同比增长2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7亿元,同比15.1%。报告期内,万科房地产收入及相关业务的营业收入为3526.5亿元,占比达95.9%。

在所有业务中,2019年,万科营收来自物业服务的营业收入为127亿元,占总营营业收入比例3.5%,物业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9.7%。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万科除房地产外,第一个营业收入突破百亿的业务。

2014年,万科开始在内部提出转型,并鼓励各区域公司进行创新业务的探索。随后,万科的资本触角延伸到了除房地产、物业、商业以外的物流、租赁住宅、冰雪度假、养老、教育、产业等众多领域。

近两年,房企变得艰难起来,万科提出“修枝剪叶”。且为使公司在未来时间获得持续增长,万科在2018年将公司战略定位进一步转型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从配套服务商到生活服务商,不仅要提供空间,也要提供内容。这被看作是万科未来的第二曲线。

去年12月12日,万科物业还与戴德梁行成立合资公司万物戴德梁行资产服务有限公司。据了解,新公司将聚焦在商业物业与设施管理领域,主要业务包括商业物业及资产管理、综合设施管理等。

今年3月9日,有消息传出万科物业已入股天骄物业,成为除协信地产、中民投以外持有51%股权的控股股东。事实上,随着近两年物业公司纷纷分拆上市,市场也对万科物业表示看好。只是,万科方面目前对于物业的上市意愿并不强烈。

业绩会上,郁亮也在再次对万科物业上市做出强调:现在物业暂时没有上市计划,或者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没有上市计划。“需要等到人们把万科物业当作城市服务商时,我们才会考虑让它上市,这一点请大家耐心等一等,让它更好地成长后再上市。”

2019年,万科住宅物业服务新增签约面积1.03亿平方米,非住宅物业服务新增签约面积0.18亿平方米。截至报告期末,万科物业累计签约面积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6.1%,其中已接管合同面积4.5亿平方米,为未来储备1.9亿平方米。

长租公寓方面,2019年,万科租赁住宅业务新增开业5.6万间,截止报告期末,累计开业11万间。已开业房间中81%位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天津、成都、厦门、青岛、南京、苏州、武汉、西安、济南等14个核心城市,成熟期项目(开业半年及以上)的平均出租率约90%。

值得一提的是,在“万村计划”遭遇掣肘之后,2019年,万科城中村内的长租公寓新增开业3.5万间。对此,朱旭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城中村业务目前分布的城市最主要是在深圳,去年开业的基本都在深圳,其次在珠海、广州和厦门也有少量分布。

朱旭表示,万科长期看好这个业务的未来,中国存在2亿人口的租住需求,市场需求量非常之大,在租购并举的背景下,相信这个业务未来能得到一些政策的支持。但是坦率地说,目前这个行业的发展存在一些客观的限制。

“虽然存在主观不足和客观障碍,万科一直以来非常看好这个业务,也把它作为核心业务之一,我们坚信租赁住宅是解决城市居民居住非常重要的渠道。”朱旭补充道。

以下为业绩会媒体问答实录:

提问:疫情对行业、万科有什么影响,万科如何应对?

郁亮:万科经历过1993开始的宏观调控,也经历过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非典危机和2008年由于次贷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这中间我们有很多教训,也有很多经验,总的来说,每次危机过后都能获得一些发展机会,我想结合这些经验和教训,谈谈关于危机的三点看法:

第一,要有勇气。我们国家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抗疫成绩,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勇气和责任。

对于万科而言,责任就是照顾好自己的客户、员工和投资者,在疫情面前,把客户和员工的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危机面前,始终牢记着我们对客户、投资者、员工和利益相关方的责任,这些责任让我们有勇气去坦然面对危机,去面对挑战。我们每个人、每家企业都在战场上,我们都没有退路。

第二,一定要有免疫力。这场危机告诉我们,一种疾病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之前,只有靠自己的免疫力和健康的基础来战胜病毒。对企业来说,强大的免疫力跟健康基础才能帮助我们渡过危机。

企业的免疫力来自于两个方面:首先是要记住客户给我们饭碗,只有照顾好自己的衣食父母,我们才能生存下来,才有发展的前提;企业免疫力的第二个方面体现在现金为王,手有余粮。万科始终追求有利润的收入和有现金流利润,到今天为止,万科92%的项目仍然是普通项目,这都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流动性。

第三,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要在“危”中看到“机”。这次疫情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很多变化,比如家里老人都学会了上网买菜,比如孩子们都在网上上课,比如我们都会用远程办公,线上销售也非常热闹,万科密切关注着这些变化。

万科始终是一家危机感驱动的公司,一年半之前,也就是2018年秋季例会,万科的主题词是“活下去”,当时我们只是出于居安思危的考虑,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但没想到,到今天“活下去”成了特别真实的存在。万科将一如既往地继续努力,保持警醒,坚持在变化中不变的东西,寻找变化中可能的机会,让自己能够健康的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

提问:这次疫情对公司销售、复工和现金流影响是怎样的?会否考虑降价促销?

祝九胜:这场疫情整体上对我们公司的影响相当大,它体现在销售、交付、现金流、开复工等方方面面。

销售方面,2-3月份销售同比降低510亿。万科在湖北进入了3个城市,武汉、宜昌和鄂州,这三个城市1月23日之后基本没有新的销售,虽然他们在整个集团占比只有3.1%-3.2%之间,影响还是挺大的;疫情也给交付带来了新的压力,以一季度为例,疫情让我们对1万户客户有交付延缓的可能性,全年的影响大概涉及3.9万户;对于开复工方面影响也很直接,今年开工比以往年度整整晚了40天,40天可是一年的九分之一。这些影响最终都体现在第四个方面,即现金流。由于销售的减少,导致销售回款的减少,由于疫情,相应增加了防疫成本。

关于降不降价,我们认为定价应该是客户的权利,企业能做的是标价,我们没有定价权。从过往很多年的操作来看,集团也不会对一线价格管理提原则性指引,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都是一线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和访谈进行价格管理,这也正是我们长期坚持市场化机制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含义。

提问:管理层认为疫情对房地产行业政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郁亮:万科内部经常有一句话“当好农民种好地”,做农民是不需要预测天气的,无论天气好和坏都要种地,不能因为天气不好不种地,最后有可能颗粒无收,所以一定要把自个儿的种地能力提高。对我们来说,我们始终需要靠一双手去干活,脚踏实地,心无旁鹜的守好自己的本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地种好,打出粮食,多种粮食,是我们的主要工作。我们从来不花时间去预测政策走向如何。

不过,作为房地产从业人员,我们还是非常期望能够让房地产的长效机制尽快落地,在“房住不炒”、租购并举的大前提下,有三条具体的建议:

第一、在人口流入城市增加各类人才用房,要涵盖为城市发展建设服务的所有人,我们不仅要为这个城市高科技发展、金融等服务发展做贡献的人才提供安居的房子,也要为那些为城市服务离不开的物业管理员工、环卫主任、快递小哥等提供合适的居住场所。

第二、要加大老旧小区的改造。这次疫情防控让我们看到凡是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相对容易一点,而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压力比较大,所以需要加大城市里老旧小区的改造力度。

第三、这次疫情也让我们看到人们对于健康产品的追求需要是很强烈的,所以房地产行业应该为老百姓提供更健康的产品和服务做出贡献,我们也希望万科在这方面能为市场做出贡献。

提问:万科今年的投资、拿地策略是怎样的?刚才说到现金流是很重要的一环,会不会有逆周期的操作,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一点,去买地?

张旭:这次疫情,给经济带来压力,给行业也带来巨大的挑战,但是无论疫情怎么样,中国房地产的中长期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城市化进程还会继续,人口和产业聚集也不会停止,因此我们的投资策略还会遵循既往的投资逻辑和投资原则。

简单介绍一下过往万科遵循的投资逻辑和原则:

首先我们始终关注客户,客户在哪,我们就应该在哪,客户的需求是我们投资中最关注的要点,万科投资围绕着有人住、有人用的项目定位,持续关注人口导入、产业聚集、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的地区和城市,这在里面挖掘投资机会。

第二是谨慎投资、量入为出的原则,保障公司现金流安全是我们的基本原则,这一点任何时候我们都会坚持,保持手中有余粮才能抓住以后更多的机会。

第三、投资只是一个开始,开发的全过程才是我们要实现的目的,为客户创造真实的价值,最终能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客户选择我们才是投资最具有能力的时候,所以服务好客户、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这样才能真正抓住投资机会。

对于拿地机会,为了确保企业稳定,我们每年都会有一个仓位,这样才能保持持续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会积极寻找好的投资机会,无论市场怎么恐慌,无论周期怎么运转,我们评判的标准还是以项目为纲,以项目价值和价格是否匹配、是否是客户愿意买单的产品和服务。

提问:全球降息和央行降准,对房地产行业会不会有一些帮助?您觉得今年的融资环境会不会有所放松?万科在融资方面今年有哪些计划?

祝九胜:全球降息是一个非常宏观的问题,超出我们公司的分析能力,刚才郁亮主席说对我们内部的要求是当好农民种好地,我们干活的能力很强,分析这些综合问题的能力确实还有待提升。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LPR改革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LPR改革主要是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明显好处,这些举措都是针对实体经济来的,对于我们所处的行业来说,影响不直接、不明显,更进一步说,对于房地产行业从监管部门央行的态度来看,金融政策仍然维持一致性和稳定性。

正因为基于这方面的观察、分析和考虑,也决定了我们的融资策略,我们会坚持一贯稳定的融资策略,一直以来,万科把信用和品牌当做最重要的资产,我们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我们的品牌、爱惜我们的信用,保持公司的信用评级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在大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我们仍然需要坚持稳健经营的一贯策略,继续保持良好的信用评级,合理维持负债率和融资成本,当然,我们不会设固定的融资目标,我们体现的是动态调适策略。

提问:请问此次公布的张旭、王文金人事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郁亮:万科一直鼓励优秀的将领去前线带兵打仗。张旭加入万科18年,他是“海盗行动”的产物。8年之前,我们把他从武汉调到总部负责事业发展中心的工作,同时负责海外等业务的发展,物流业务就是在他手上孵化出来的,经过5年的铺垫和发展,物流业务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在这次疫情中看到了物流大发展的机会。这次,张旭主动申请要去带领物流,同时,他也继续负责牵头海外业务,至于他留下的工作,暂时由总裁临时负责,我们希望通过内外部“大江大海”找到合适的人选。

王文金的安排涉及到我们另外一个用人传统,即合伙传承。合伙传承是万科由来已久的文化,我们持续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担当重任。王文金在万科工作27年了,作为万科资历很深的合伙人,他有着丰富的业务经验和管理经验,其实三年前,王文金就把财务负责人这个位置交给了孙嘉,大半年前,孙嘉去前线带兵打仗了,这时王文金又主动补位。这次王文金把接力棒交给年轻人,让一个重要的专业岗位由年轻人承担,他自己继续从事复杂度更高、协调性更强的管理角色,王文金会继续牵头集团总部的管理中心岗位的工作。

提问:目前万科的跟投情况如何?如何保障跟投机制依然有效?

张旭:到2019年为止,大概有860个项目,员工进行了跟投,去年一年有140多个项目。跟投制度将项目和员工直接联系在一起,鼓励跟投为员工和股东创造更多价值。自跟投制度执行以来,有效提高了拿地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在节约成本方面非常有成效,促进销售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跟投制度是万科合伙人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和未来我们都会不断迭代。这次也的迭代有三个原因:第一、这次跟投改成区域员工集合跟投的方式,简化了跟投管理;第二、适应组织的变化,随着区域更加实体化之后,集团确定了各个区域的骨干合伙人和核心合伙人,这次的跟投是骨干合伙人和核心合伙人集合跟投,这也是强制跟投反映组织的变化。第三、2018年跟投制度中,我们选用的是2017年WACC的值是10%,今天我们调回WACC其实是延续当年的基本原则和思路,这更加反映了投资人和债权人真实价值回报希望的水平。未来,我们会请独立第三方来调整每年的WACC。

提问:长租公寓业务进展如何?

朱旭:万科长期看好这个业务的未来,中国存在2亿人口的租住需求,市场需求量非常之大,在租购并举的背景下,我们相信这个业务未来能得到一些政策的支持。

但是坦率地说,目前这个行业的发展存在一些客观的限制。比如从租赁住房的来源看,目前很多租赁住房是商改住,但部分城市的商改住细则还没有出台,导致这类产品的建造和开业受到一定的障碍。其次,从建造标准来看,目前基本是参照住宅的标准,但是这个标准跟租客真正的需求不一定完全匹配。第三,商改住租赁产品的租户无法享受民用水电的优惠,这也提高了生活成本,同时也无法享受公共配套。

对于万科而言,由于我们经营性物业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服务意识也有待提升,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导致万科长租公寓业务规模是全国领先,但目前还在爬坡期。

提问:2019年分红派息方案比去年略微下降,分红率也略微下降,为什么?

朱旭:万科一直坚持不间断、长期分红政策。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692亿元,是我们在资本市场股权融资金额的2.67倍。今年我们还是想坚持稳定分红的政策,但是董事会经过审议,特别是遇到疫情这种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我们希望能多保留现金在手,应对不确定性,确保公司长远发展。同时我们也考虑到不要给股东少分红,综合平衡,决定分红总额不变的策略,今年的分红总额跟上年保持一致,都是118.1亿元,分红派息占净利润的比例是30%。

提问: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销售会否有压力?南方区域的销售在2019年出现下降趋势,在四大区域中见底,请问孙嘉总上任之后采取了什么措施?对于宝能持股比例下降怎么看?

祝九胜:一二线城市的需求、配套、投资强度、市政建设、政府基础设施的条件都相对比较好,这也决定了竞争比较充分,也比较激烈,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比较大,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会跟同行、跨行有合作,以满足我们的战略目标。

南方区域所处的城市以南方沿海为主,特别是深圳、广州、珠海、厦门等,南方区域的城市公司从2014年开始,政府出让土地时,越来越多综合体,这些城市的客户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这两个因素决定了这些城市公司拿到的项目,纯住宅、纯开发即售的比例越来越低,对全周期经营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南方区域的合伙人还是非常努力的,再给他们一点时间,不光经营能力能提升,即售开发业务的量、数额以及回款率、回款质量、经营质量都会有更大提升。

郁亮:万科四个区域像四个兄弟一样,他们经常你追我赶。四个兄弟之间特别好的一点是谁也不服输,经常别着劲,使劲干活,四个兄弟核心协力,都想做出很好的业绩来,才使得万科有比较均衡的业绩表现,每个区域之间不平衡的情况,长期观察来看,反而形成一种新的均衡和优势。

朱旭:关于宝能持股比例的下降,股东买卖股票是股东的权利,我们根据信息披露的要求,该披露的已经在公告中披露了。

提问:万科物业是否有上市计划?

郁亮:物业暂时没有上市计划,或者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没有上市计划,需要等到人们把万科物业当做“城市服务商”时,我们才会考虑让它上市,这一点请大家耐心等一等,让它更好地成长后再上市。

提问:万科最近三年股价差不多是20多元,招商和平安已经翻倍了,万科觉得自己能不能算作是价值投资的标的股?

朱旭:股价的决定因素有很多,最本质的应该是我们自身的业绩表现,过去三年来万科的业绩稳步健康增长,如果加上今年的分红,前一年分红99亿,去年118亿,今年也是118亿,其实也是给股东应有的回报。以2019年为例,去年从年初到年尾,万科股价涨幅是45%,在同行业股票中也算是比较好的水平,未来作为管理层我们不能关注股价,我们必须要把业绩做好,以更好的业绩来回报股东。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