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会不会成为一个“中国成语”?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房市很有趣 房东 4049阅读 2019-11-18 20:56

  著名财经主持人马红漫博士,莫要望“名”生义,非美女真爷们儿,一个高大魁梧的专家型媒体大佬。

  马博士在中国房地产品牌测评年会上说:开发商很辛苦,要背诵新的成语,如“房住不炒”、“房短不刺”。

  成语,特有的中国文化现象,以四字形式为主,来源多为一个故事或典故。

  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为成语。

  换言之,成语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能够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籍,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房住不炒,出处是两年多前的中共十九大。2017年10月,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强调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房短不刺,出处为今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要求: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相比之下,房住不炒,有成为中国新成语的潜质。

  总书记上述原话,起初压缩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进一步再浓缩为:房住不炒。

  浓缩的,都是精华啊。不但符合成语主流的四字结构,且“众人皆说”,言简意赅,一击即中。

  房短不刺,四字牵强,容易产生歧义。难道是,房子里有什么东东很短所以刺不到?

  成语生命力,更在于长期性。多少成语,“不忘初心”地考证,真是已然上下五千年,至今活跃在我们的唇齿之间,鲜活灵动。

  房住不炒,两年多光景,会不会资历不够,尚无经受历史长河之考验?然而,对于中国的开发商来说,两年如同千年,度日如年,纠结久矣。所以不管你认不认“房住不炒”是一个新成语,反正我跟着马博士认了。 

  炒房,用炒字,体现中国人的吃文化。

  比起,蒸、煮、炸、煎、烹、熬等技法,小炒、热炒、快炒,大炒,体现效率高,时间短,收益大。

  中国熟悉炒房这两个字,应该最早来自当下须止暴制乱最前线的香港同胞,接着在海南小试牛刀,然后由温州同胞发扬光大,深入人心,走向全国。

  海南1988年建省,当年房价1350元一平,1992年5000年一平,三年爆涨3.7倍。海口地价从1991年10万一亩,飙升到1992年的600万一亩,春夏秋冬四季流转,竟涨了60倍!

  冯仑、潘石屹、易小迪、王功权、刘军、王启富等“万通六君子”,东拼西凑3万元注册的公司,两年后获利3000万。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中国房地产第一次泡沫在海南破灭,六君子带着炒来的人生第一桶金,各自开辟出属于他们的新纪元。

  温州炒房团,是中国点式个人炒房到团队集体炒房的“飞跃”,是打上时代烙印的著名温州品牌之一。他们从炒温州房产开始,炒浙江尤其杭州的房产,然后进入上海,再杀向北京,所向披靡,摧枯拉朽,百战百胜。

  某种意义上,温州炒房团先知先觉,在别人还没看明白,没清楚其套路时,先下手为强。

  他们一是看大势,中国取消福利分房,经济建设日新月异,房地产市场的崛起不可避免,必将推动资产价值的提升,且供应一时不足。二是利用政策红利,没有限购,想买几套、就买几套,想在哪个城市买,就在哪个城市买,四海之内可皆有房也。三是杠杆用到极致,以小博大,贷款太容易,甚至零首付都卖过房。 

  银行的钱,不用白不用,用了真不白用。

  开发商当时也没太开窍。客户押上五万、十万的,就把几百万的房子认购了。后面随便加价卖给新客户,转手就赚个几十万的,这叫炒楼花。这类改变签约客户更名的操作,而今在哪一家房企都是大忌。若开放,销售员会一门心思折腾炒房加价变现,与客户里应外合都是常规动作了。

  买房的财富效应是惊人的。最初一批温州炒房客,炒出一两个亿资产的,据说都不是“一小撮”。房价,少则两三年,最多三五年,直接翻个筋头。

  一年不买房,一年又白忙。

  今年买了房,全家喜洋洋。

  中国人终于从见面时问候“您吃了吗”,变成寒暄后直奔主题:“您买房了吗?”

  各种题材,都是“炒”的要素与推手。

  城市有新区规划了,有新的名牌中小学落地了,有地铁要通向那里了……当然,地价涨幅更是动能强大,面粉不断贵过面包,新地王诞生之日起,周边房子坐地起价,屡创新高。

  有的开发商大佬说,卖得好的,不如卖得慢的,卖得慢的,不如还没卖的。真理也。

  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时代,什么人做开发商都赚钱,什么人买房都赚钱,不管买什么房也赚钱。

  要说开发商这一时期盆满钵满,但购房者加上炒房客所拥有的市场后期溢价,总量无疑更多更庞大。房子带来的富贵,看得见,也摸得着。

  国人把炒房视作“神圣”,到了膜拜的地步,不但抵御通货膨胀,更能赚大钱、赚快钱、赚安全的钱。加之投资渠道的缺乏,简直别无选择,爱炒房没商量。

  社会上的段子为证,千万别相信三件事:

  房价要跌

  股票要涨

  他(她)还爱你

  当然,还可以增加一件事——中国男足会赢!

  炒房日盛,中国经济有脱实向虚的倾向。许多制造业进军房地产,一些上市公司,经营无力财务下滑,报表变得很难看。还好,旗下曾购进房子多间,卖几套收入指标就粉饰得可爱如初了。管用!实用!耐用!好用!

  政府的政策,开始年年不断进行房地产调控,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等大招儿接连不断。但若干年中,多有反复拉锯,经济形势不好时,就放放水去库存,给政策松一松绑。这也应了著名的“夜壶理论”,需要时用一用,缓过来之后,就踢到床下去。

  调控变化,造成房地产的周期性。炒房客低进高出,还是能赚到钱。有的更是研究钻政策的空子,如一个家庭限制买一套房,两口子就离个婚。离婚被老婆赶出来了,难道还不让买房了,总不能睡大街上吧。

  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离婚率都50%上下,不知道炒房客们贡献了多少?

  一个北京的朋友称,他至少离婚结婚十来次,炒房十来套。离婚,把房产过户给“前妻”,自己就重启了购房资格,买了房再与“前妻”复婚,然后等下一次再买房时,就再净身出户,把房产转移到“前妻”名下。

  如此循环往复,不换姿势,再来几次,高潮迭起。

  也真有借假离婚,买房后拒复婚,拉上新欢跑路的。但毕竟是少数,两口子一起炒房发大财,感情越来越好才对。

  那朋友说,离婚时,两人非法同居在一起,新鲜,刺激。

  实在看不下去,有地方出台“限离购房令”,大意是“单身”后在一年或两年内不能买房,不享受第一套住房贷款政策等,严重者要列入失信名单管理。离婚炒房,这朵中国式奇葩,渐渐枯萎。

  为了遏制炒房,政策的猛药不是一两剂药方。

  像北京,限了住宅,发现商业项目改成了住宅,俗称“商改住”,绕过了限购限贷紧箍咒。

  于是,商办性质物业不允许再向个人销售,只能面向机构单位,也不提供一分钱的贷款,全额全款一次付清,还要占去北京购房资格指标。

  北京商办物业,骤然间集中“入冬”。

  北京为防止“后患”,还规定新的商办类物业,规划最小的分割单元,套内都得500平方米以上。

  矫枉过正,误伤难免。试想,这住宅小区楼下的配套商业也非500平米一间不可,若引入个庆丰包子进驻,一下会成为宇宙级旗舰店了么?

  真开张,我也不太敢进门,点一头蒜加二两猪肉大葱包了。

  炒房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不宜投资,拒绝投机。

  鼓励自住,推动改善。

  炒房客,肯定今后无法绝迹,但剩者绝难为王,数量也会只减不增。

  炒房,在“房住不炒”的精神指导下,有政策不能炒,有风险不敢炒,难变现不想炒。再炒下去,不是炒焦了炒烂了炒糊了,就把自己炒“老”了,一直炒也出不了锅,难以找到接盘侠,白白浪费了资金成本与你的时间。

  我思前想后,当前唯一的炒房“后门”,可能还存于城市限价限得比较猛的项目。如一线城市某项目限价在10万一平,周边二手房都挂牌十三四万了,闭眼买进来一套100平方的房子,直接赚上三四百万以上。不管是摇号,还是凭借内部关系,能拿到房子算是最后的炒房狂欢了。

  开发商面对“房住不炒”,无疑要有新思维、新方向。

  炒字当头,房炒不住,融资与抢地都会激进,总觉得钱即便贵了、地价高了,忍一阵“解放军”就来了,没什么大不了。

  房住不炒,投资与融资就会审慎,就会精打细算,就会现金流为王,就会抛弃幻想,脚踏实地。

  房子是用来住的,那凡是用来修饰住的形容词,都值得努力,让开发建设回归居住的本质。如住得更健康,住得更舒适,住得更方便,住得更美好。

  “房住不炒”,符合您的成语标准了么?

来源:房市很有趣

作者:房东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