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祖昱:南京六朝古都的全球化野心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丁祖昱评楼市 3389阅读 2019-11-11 08:29

  中国最不缺少厚重历史文化与现代都市重合交融的城市,但鲜有哪座城市能像南京这般古老而又充满活力。

  南京人对南京的爱低调而内敛,像极了这座城市的调性。作家叶兆言就对南京有着更为深刻的感情,他认为,南京是一本最好的历史教科书,阅读南京这个城市,就是回忆中国的历史。

  这是南京厚重的历史,但这座城市仍需要加速往前奔跑。

  犹记得,时任南京市市长在今年两会上恳请,希望国家在相关规划、政策和顶层设计方面给予南京支持,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支持南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继而在长三角区域形成全球城市(上海)+国家中心城市(南京)的世界级城市群格局。

  说到底,南京的野心还是不容小觑。

  南京,作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特大城市和江苏省会城市。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同样,也是一个房价飞速上涨的城市。

  南京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踩准了这个城市发展的节拍,可以说,一座城市的发展史,也是这座城市房价的上涨史。

  时光飞逝,南京房地产市场化之路到底比其他城市走得早也走得更快一些。

  1998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深城镇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全面实行住房货币化,房地产行业应运而生的同时,南京福利房时代也就此终结,这是南京房地产走向市场化的第一步。

  难以想象,那一年,南京的新房均价大约800元/平方米,自此以后,南京再也没有如此便宜的房子可买了。

  1999年是房改正式实施的第1个年头,一系列的房地产政策在这一年出台。伴随着货币化和房改,南京的住宅均价迎来了增长,主城内均价大约1500元/平方米。到了千禧年,南京房价也有了新的增长,这一年,南京全市均价大约2000元/平方米。

  一直到2002年,南京房地产市场也表现得比较温和。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万科进入南京的首个项目金色花园开盘,在当时以5200元/平米的价格成为了这座城市无可复制的“神盘”,要知道,当年南京新房价格还不到3000元/平方米。

南京:六朝古都的全球化野心

  只不过短短十七年,万科金色家园小区均价已高达55000元/平方米,房价翻了10倍之多。


南京:六朝古都的全球化野心

  谁能想到呢,就在南京市房地产初现升温苗头之时,2003年迎来了温州炒房团,他们在南京疯狂买房,推动了房价新一轮上涨,而南京房价也仅用一年时间就增长了近15%,达到3100元/平方米。忘了介绍,就在这一年,中海、复地也进来了。谁还记得,在总统府旧址筹建的中国近代历史遗址博物馆也在这一年正式对外开放。

  那是一个野蛮生长的年代。

  南京迎来“地铁时代”是在2005年,那时,南京是继北上广深和天津之后第6个有地铁穿城而过的城市,这条线串联起中华门、新街口、鼓楼、玄武门,同时,也将南京房地产市场带进了崭新的时代。

  这一年,“国八条”出台,一系列“组合拳”让之前燥热的南京楼市迅速降温,全市各大板块江宁、江北地区陆续出现“降价潮”,全市均价为4403元/平方米。我们都知道,南京向来被视为江苏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高地”,但也是在这一年,苏州房价已经达到4500元/平方米,首次超过“老大哥”南京。

  2006年,南京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当时全市均价4396元/平方米。也有说法是,彼时城中一批楼盘价格已经过万。不管怎样,这在房价价格梯度非常明显的南京并不奇怪。

  随后的三年里,南京房地产市场表现的相对比较温和,但房价上涨速度依然不减,保持15%以上的增速上涨。

  如果说2003年是南京房地产市场的第一个黄金时代,那么接下来的2010年可以说是南京房地产市场绝无仅有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这一年,南京房价均价比上一年增长了46.3%达到了10942元/平方米,真正全面进入“万元时代”。

  不敢想象,南京房价破万要比成都早8年,比武汉早7年。而当年成都和武汉GDP总值均已超过5500亿元,南京市GDP总值才5131亿元。

南京:六朝古都的全球化野心

  也是在这一年,房企在南京的土地储备已经面临“饥饿”状态,当时土拍市场火热程度难以想,溢价率达到30%以上,楼面价已经达到5278元/平方米。

  终究是时光飞逝。万元狂欢下,谁还记得在这之前的一年,南京地标性建筑紫峰大厦封顶,450米高楼俯瞰这个城市的繁荣。

南京:六朝古都的全球化野心

  一路飞涨的南京终于在2011年踩了刹车。这一年的2月,南京发布限购政策,本市户籍家庭限购2套,非户籍家庭限购1套,社保需连续缴满1年及以上。这是南京第一次限购调控,房价应声下跌,“重创”“惨淡”不绝于耳,南京楼市也迎来史上最惨淡行情,成交面积仅为409万平方米,达到历史最低点。

  但降价仅维持了一年,随后的两年里,南京房价就像脱缰的野马,拉都拉不住,直到2013年9月,南京宣布全面取消限购。

  炒房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一年,南京房价已经高达12298元/平方米。

  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举办让这座城市迎来不可思议的一年。这一年,南京站在了世界的风口。

  最大的变化就是房价应声而涨,这一年房价南京住宅均价13804元/平方米。2014年~2018年,房价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其中,2016年涨幅最大,超过了25%。

  2016年的南京楼市值得载入史册,发生在这一年的故事可真不少。这一年,南京地价过万元,这一数字为12889元/平方米,要知道,当时全市新房均价才18915元/平方米,土地溢价率高达78%,令人难以想象的年代。“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在南京这座城市尤为明显。

  这一年,史无前例的地王潮席卷南京城。那场历经88轮竞拍的火爆现场仿佛历历在目,G11地块最终被世茂集团以88亿元拿下,溢价率114.6%,成为南京总价地王。还有葛洲坝拿下的G14地块,经过25轮竞拍,最终以45213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拿下南京单价地王。

  这一年,南京共诞生52宗楼面价超万元地块,占比达61.9%,地王遍地开花,土拍熔断新政、土拍摇号均在这一年出现。但高价地的后遗症也在近两年愈发凸显,导致许多房企在南京遭遇滑铁卢。

  鲜少有哪一个城市像南京这般,房企挤破了头也要进入。截至2019年,50强品牌房企中已有37家悉数进入南京市场,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市场。

  这一年,南京GDP总值首次过万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997元。南京进入“万亿级城市俱乐部”始终比其他同等城市晚一些,要知道,成都和武汉均比南京早了两年。

南京:六朝古都的全球化野心

  英雄迟暮,后来者追上。

  2016年9月,南京发布限购令,主城区本地人限购2套,外地人限购1套,随后出台“宁十三条”等升级版的限购令。这意味着,这一轮房地产市场上涨周期基本宣告结束,2017年南京房地产市场告别疯狂,回归理性,但这一年新建商品住房价格达到21641元/平方米,房价依然高企。

  有“天下文枢”之称的南京于2018年5月发布人才新政,研究生以及40周岁以下的本科生可直接落户,这一年,南京新建商品房价格达到24004元/平方米。

  这一人才新政为南京注入了更大的活力。南京人口受教育程度全国领先,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为26.11%,仅次于北京,甚至高于上海。有一种说法是,在南京每4人就有一个大学生,这在南京出现有些不可思议。

  这两天,南京动作频频。先是10月15日六合区域发布人才新政,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提供南京市居住证和学历证明,即可在六合区开具购房证明并购房,不需要工作证明。不到一个月,11月7日,《南京市人才购买商品住房试行办法》出台,全市所有在售房源向海内外人才全开放,并为人才购房开辟优先通道。

  在争夺人口的大战中,南京似乎更胜一筹。仅2018年,南京新增的户籍人口就达到16万人。

  这两天,南京动作频频。先是10月15日六合区域发布人才新政,拥有大专以上学历,提供南京市居住证和学历证明,即可在六合区开具购房证明并购房,不需要工作证明。

  11月7日,《南京市人才购买商品住房试行办法》出台,全市所有在售房源向海内外人才全开放,并为人才购房开辟优先通道。

  根据南京网上房地产的数据,截止2019年11月5日,南京市新房库存超过4.4万套,已连续三个月稳定在4.3万套以上,相比上一年增长了23%。随着房企年底推新入市的力度持续加大,市场库存压力将不断累积。

  事实上,在南京一二手房价格倒挂特别严重,尤其是中心城区倒挂更为明显,部分新房和二手房价差达1.5万元以上。持续积压的高库存将给这个城市带来不小的挑战,这也间接促使南京不得不选择吸引人才以加速去化。

  从目前的形势看,楼市政策的寒冬已经过去。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三季度数据显示,包括南京在内的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最大,依旧是当前全国市场的核心热点所在,其中南京相比二季度末的房价涨幅仍在5%以上,呈现扩大趋势。

  地方政府也楼市调控上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南京已有部分市场太冷的地区轻微放松,但热门及中心区域并没有丝毫放松,因此,南京楼市在低迷中螺旋向上的状态仍将持续。

南京:六朝古都的全球化野心

  城市发展,不进则退。

  2018年,南京GDP总值为12820万元,而同等城市的成都在2016年GDP总值就达到了12170亿元。面对成都、武汉、郑州等国家中心城市的加速崛起,南京是有焦虑感的。加之,苏州的崛起也让南京压力倍增。

  这两年,南京,着急了。如何在更大的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方位”?这一次,南京将目光瞄向了世界——举全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一个更大的南京,在路上。

来源:丁祖昱评楼市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