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买卖经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地产杂志 2887阅读 2019-10-19 12:54

李嘉诚的买卖经

  李嘉诚“捂地出售”戏码再次上演。

  近日,长实集团(1113.HK下称“长实”)继续告别 “内地财产”,将旗下大连市西岗项目以40亿元出让给融创中国(01918.HK)。

  现在,该项目地块已被建成“融创壹号院”系列产品,现场也用融创壹号院项目的广告牌包围起来。

  据长实集团回应称,西岗项目于半年前达成协议出售,四个多月前已签约落实。记者查询工商资料发现,该公司已在今年9月23日完成法人和董监事变更,全部由融创系团队出任。目前,大连达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下称“达连地产”)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长为融创华北区副总裁徐迈,融创华北区另两位副总裁张晓辉、刘长勇为董事。

  大连西岗项目可追溯到8年前。长实于2011年12月以约19亿元取得大连西岗区黑嘴子码头商住地块,占地面积14.3万平方米。该项目所在的西岗区,属于靠近大连市中心老城市位置较好的区域,近几年土地供应量不大。

  此项目开始分三期建造,施工周期历时4年,开发8年还没竣工,由此引发涉嫌囤地的争议。

 囤地8年,甩卖40亿 

  8年时间,长实从购入19亿元的价格,转眼就变成了出手时的40亿元。单从账目来看,已是稳赚不赔!

  面对长达8年的开发周期质疑,长实集团曾称,因政府延迟交地才导致项目进展缓慢,其实该项目在长实集团的项目开发周期中算是较快的。动辄十多年的开发周期对长实来说是家常便饭。

  自项目转手融创后,该项目的所有开发建设流程立马正常化。

  10月1日,该项目已确认更名为“融创壹号院”。据相关人士透露,项目已搭设好临时展厅,最快下个月项目将正式开盘,价位约为3万元/平方米。

  也就是说,这块地在长实手里8年的进展速度,比不上在融创手里8天。

  融创壹号系列是融创中国的高端产品,可以看出,已疯狂5年的“并购王”孙宏斌对黑嘴子项目的命名也意味着对此项目的定位。

  通过了解发现,该楼盘位于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疏岗路,所在地是西岗区核心位置,整个区域新房、次新房非常少,周边也鲜有竞品,旧房几乎都是房龄较长的二手房,均价在每平方米2万元左右。

  相比于沿海的其他二线沿海城市,如深圳、厦门、青岛以及宁波,大连的房价是最低的,其他城市的房产均价每平米均在3—4万元左右,而大连作为东北的沿海城市,只有每平米1.2万元左右。

  该项目10月初开放了三大外展,分别位于三个核心商圈凯德和平广场、罗斯福广场和百年城,并于10月11日更换了外围围挡。项目位于富丽华大酒店的城市展厅也于10月13日开放。

  据售楼处透露,该楼盘目前是登记意向阶段,最快下个月将正式开盘,预计价位约为2.5-3万元/平方米,首开三栋楼,面积160-200平方米左右大户型。

  显然,在这次交易中,孙宏斌亦是赢家。若按照3万元/平方米的均价,8栋住宅31.49万平米的总建面估算,融创存在不小的利润空间。

  融创相关人士亦回应:收购价格是双方友好商谈的结果,符合市场行情,将为公司带来满意的盈利空间。

  商人李嘉诚的“卖地史”

  李嘉诚曾说,“在职业上,我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不要用那些空洞的道德来衡量我。如果不能做一个成功的商人,那我的职业是失败的,人生也是残缺的。”

  对此,商人李嘉诚屡试不爽的“低买高卖”的戏码也不足为奇。

  早在2013年时,李嘉诚就开始了“低买高卖”的戏码,当年曾多次抛售内地及在港资产,其中包括90亿港元整体出售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 OFC等项目。

  说起李嘉诚“捂地”,其中最著名莫过于1993年李嘉诚在北京拿的第一块地,此地位于北京顺义区的誉天下别墅,直到2018年才全部开发完成,开发周期长达25年,地皮的价格从2000元/平方米到40000万元/平方米,足足涨了20 倍不止。

  2016年轰动一时的上海世纪汇广场被李嘉诚以200亿元卖给人寿保险。上海世纪汇广场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上海唯一一个有四条地铁交汇的广场,是全球都少有的特殊地理位置,总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其中写字楼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商场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此项目是李嘉诚2004年买下,时单价1.2万/平方米,土地成本是在32亿元左右,李嘉诚卖掉这个项目净赚168亿。

  初步统计发现,6年来,仅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及媒体公开报道的,李嘉诚已经卖出了近20处资产,累计获得现金流约2000亿元。

  其实,李嘉诚早在20年前就看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通过地皮盈利,远比卖楼带来的收益高得多。

  李嘉诚的“捂地”策略也是各大房企争相模仿的对象。第一个进入区域开发,最后一个开盘,因为这种操作模式,李嘉诚旗下企业坐等项目周边商业配套做成熟,再坐享渔翁之利,并且稳赚取土地溢价。以至于“捂盘”的利润是盖房的几倍。不盖房比盖房更赚钱。宁愿炒地,也不愿意动一锹土。

  通过查询公司官网发现,在长实集团一系列的卖卖卖后,目前在内地仍拥有50多个房地产项目,分布在20多个城市,其中包括大连卧龙湾两个项目。李嘉诚拿下西岗项目之前,2010年以12.7亿底价拿下大连金州新区卧龙湾两幅地块,成立和记黄埔卧龙南地产(大连)公司、北地产公司(和记黄埔卧龙北地产(大连)有限公司),在此开发了小窑湾、御南湾等项目。未来长实集团的“捂地”打包出售戏码还有可能再次上演。

  与中国大量甩卖相比,海外的出资项目似乎获利颇丰。

  近几年,李嘉诚把重点项目转移到了欧洲,依据2018年长实集团财报数据,2018年长实总资产同比增加12%,而其间欧洲总资产同比涨三成,到2018年末欧洲资产占比已超过五成。

  事实上,李嘉诚早在2000年就开始投资英国,但当时李嘉诚在英国投资金额少,并未引起太多关注。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水”,李嘉诚便开始大规模的投资英国。

  2019年8月19日晚间,长江实业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的直接全资隶属公司CK Noble(UK) Limited以27亿英镑(相当于约252亿港元)收买Greene King (英国最大的酒吧运营商)悉数已发行股本及将予发行股本。

  除了27亿英镑现金,据相关报道,长江实业还承担Greene King 19亿英镑的债务,两者相加得出的46亿英镑,约合430亿港币。

  据不完全统计,李嘉诚在英国出资早已超过4000亿港元,李家操控着英国约1/4的电力分销商场、近三成的天然气供给商场、近7%的供水商场、超40%的电信商场、近三分之一的英国码头、超50万平米的土地资源。以致让欧洲人惊呼李嘉诚“买下了整个英国”。

  4000亿港元大多是这几年在香港和内地抛售房地产得来的。因此,亦引起不少争议。

  对于李嘉诚转投欧洲,克而瑞研究员朱一鸣认为,近几年,李嘉诚在内地和香港抛售资产。主要原因在于内地房地产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资产收益率下降以及人民币贬值的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长实集团2019年度中期成绩发布,到6月30日止,前六个月实现收入340.08亿港元,同比增加41%;重估及出售出资物业前溢利140.45亿港元,同比增加16.38%。

  对于大量撤资,李嘉诚也曾对于外界回应称:“撤资是一个不能够自圆其说的讲法,我卖了什么,钱是回到香港,再去投资,这些钱永远永远是属于公司的。难道卖点什么就是撤资?有同行把很多资产全都卖了,却没有人说他们撤资。有些资产我们卖掉,也有些我们买回来,比如我们这两年在香港有新建超过1000房间的酒店,还有荃湾的商场,都是买来收租的。有些人就是专门打击知名度高的人,说我撤资,其实除非我卖出股票,那才是撤资。”

  内地卖地不断,那么,最近长实在香港在做些什么?最新的观察窗口来自一个“平霸”项目的推出。

  10月9日,长实集团旗下位于香港长沙湾海坛街、与市建局合作的住宅项目“爱海颂”项目,宣布定价,每套售价介乎925.3万港元至2074.1万港元,发展商最多折扣达22%,预计与市建局分成后毛利率仍有45%,预测相关项目实现销售额可达87亿元。

  长实执行董事赵国雄甚至形容定价为“平霸”。他指出,首张单的定价比同区的楼盘低出10%-20%,属于近两年来同区第一张价单最低的定价。

  过去,曾经有意见人士宣称:把长实的楼盘打折卖,才是真正为香港好。

  如今,是长实听到了社会阶层的呼声?或许这背后是,在风浪中的香港地产家族们终须要展现回馈社会的善意。

  根据美林报告,截至2019年6月末,四大开发商恒基兆业、新鸿基、新世界和长实地产共计持有农地面积约955万平方米。其中,恒基兆业持有426万平方米,新鸿基持有288万平方米,新世界持有157万平方米,长实地产持有84万平方米。

  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恒基,将被政府收回七分之一的土地储备。不过,新鸿基表示欣然接受,愿意配合政府收地。

  甚至,在更早的2013年,恒基兆业更已有过“捐地”先例,无偿捐出9.29公顷土地为香港弱势群体建房。

  万众注视下的李嘉诚

  “在商言商,高卖低买本来就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抛去身上的光环,李嘉诚就是个很会做生意的纯粹商人。”伟城商业顾问董事长徐伟成曾评价道。

  许多年来,正是因为李嘉诚始终能够精准地判断出资产的升值空间,并因此果断地进行高卖低买,一定程度上,李嘉诚正发家于房地产,并成就了他庞大的商业帝国。

  20世纪50年代,李嘉诚靠塑胶花生意起家,正当长江塑胶厂逐渐成为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型塑胶花厂时,恰逢香港地产经历一场狂炒后一落千丈。李嘉诚决定“人弃我取”,用低价大量收购地皮和旧楼,在观塘、柴湾及黄竹坑等地兴建工厂大厦出租。三年后,房产价格急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可见不停地“买卖”正是在生意初期就注定了其商业基因。

  70年代末开始,受回归预期的影响,英资开始部署撤离香港致股价萧条,李嘉诚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香港电灯、青洲英泥、和记黄埔等英资企业。其中,汇丰银行将总市值28.6亿港元的和记洋行以6.39亿港元出售予李嘉诚。1986年,受中东石油危机影响,全球油价暴跌,李嘉诚入股亏损的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并大举收购石油资产,在日后油价大涨时成为受益者。1989年后,外资从中国内地撤离,李嘉诚反其道而行之,进军内地开发房地产,拿下大量优质土地,日后获得超值的土地收益。

  时至今日,在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长久保持稳定的高利润率背景下,李嘉诚的“生意经”或许更像一位商人应有职责,而众人的目光依旧会紧紧聚焦于这位首富不曾离开。(来源:地产杂志)

来源:地产杂志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