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脱贫攻坚战纪实: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2505阅读 2019-04-16 22:10

黔东南州脱贫攻坚战纪实

  乐居财经 “村民继续住在美景中,同时端起‘两碗饭’,一手‘产业饭’,一手‘旅游饭’。”

  黔东南州州委常委、副州长叶兴斌在与记者交谈时,给当地脱贫户“画了个像”,点出了黔东南州的脱贫攻坚路子。一年前,还在华侨城集团任专职董事的叶兴斌,作为扶贫干部被委派到黔东南州挂职。这里所属的贵州省,是国家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华侨城集团驻扶贫干部 黔东南州委常委、副州长  叶兴斌华侨城集团驻扶贫干部 黔东南州委常委、副州长  叶兴斌

  如今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不到两年时间,叶兴斌指出:“全州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决胜阶段,距离‘国考’越来越近,时间紧任务重,扶贫工作还要进一步落到实处,让大家不仅吃上‘产业饭’‘旅游饭’,更要端得稳、吃得香!”一语道出了打赢黔东南州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与信心。

  近年来,黔东南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核心指导,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并在不断实践中找到了涵盖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各方面的符合当地特色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让贫困户吃上“产业饭”“旅游饭”两碗饭的同时,全面提高其生活质量。截止2018年底,全州贫困人口从2016年初的84.32万人减少到28.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初的21.69%下降到7%;贫困村从2016年初的1853个减少到894个,脱贫摘帽工作扎实推进,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黔东南州脱贫攻坚战纪实

  吃好“产业饭”,聚力翻新篇

  “不是老百姓不想发展产业,而是没有条件去尝试。一方面,他们没有启动资金,另一方面,也缺乏科学的指导。”叶兴斌一语道出了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困境。在黔东南州,贫困农户发展产业存在缺资金、少技术、抵御风险能力差、与市场对接难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黔东南州着力构建“龙头企业+合作+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全力推动贫困农户融合发展抱团脱贫。以200亩以上坝区结构调整为抓手,黔东南州加快发展食用菌、蔬菜、茶叶、三穗鸭、花卉、香猪、油茶等12项重点产业,有效保障贫困农户长期稳定致富增收。“以前是靠天吃饭,而现在结合政府和各界力量,大家吃上了‘产业饭’!”叶兴斌对记者说。

  吃上“产业饭”,更要吃好“产业饭”。以天柱县油茶产业为例,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成功引进与培育了贵州恒生源、中联天地等8家企业和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油茶产业发展,同时当地贫困户可参与“三变”改革入股分红。生活在天柱县的吴阿姨告诉记者:“我现在在油茶园上班,每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油茶园离家近,还能抽空回去照顾家里的老人。另外,我们家土地入股油茶园还能分到租金和股金,等油茶有收成后,就能与公司三七分成。” 目前,像吴阿姨这样将土地入股油茶园的农户有超过800家,截止2018年已带动2.1万户6.2万人脱贫增收。更让农户们欣喜的是,盛产后的油茶每亩产值将稳定在3000元以上,经济收益期更是长达五十年以上,端上这碗“产业饭”,可以直接受益几代人。

黔东南州脱贫攻坚战纪实

  用好“两大宝”,吃上“旅游饭”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颇洞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怕长得丑,就怕没有颇洞村户口。”2013年,颇洞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5710元,到2017年已增加到14160元,整体收入超全县平均水平5564元。快速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精准施策和对帮扶资源的利用,当地政府通过深入挖掘颇洞村文化和生态环境亮点,同时联合了中央企业华侨城集团的优势,强力推进“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将颇洞村打造成了国家级3A旅游景区,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生产到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转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扶贫政策带来的“旅游春风”,让外出打工的颇洞村村民纷纷回到家乡,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颇洞村是黔东南州攻坚旅游扶贫的代表,近年来,黔东南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着力用好“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两大宝贝,实施旅游扶贫九项工程,创造性地探索出了“合作社带户、景区带村、企业带县”,“共建、共管、共享”的“三共三带”乡村旅游扶贫新模式,有效助推脱贫攻坚。涌现了小丹江苗寨、南花苗寨、肇兴侗寨、大利侗寨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黔东南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16年以来,全州已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401家,更多群众直接参与到乡村民俗,农家乐、旅游商品等产业中,累计解决1.5万余个贫困劳动力就业,带动贫困户1.98万户5.9万人增收。

黔东南州脱贫攻坚战纪实

  多路径发力,攻坚决胜年

  除了产业扶贫和旅游扶贫的重点攻坚,黔东南州在就业扶贫、生态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深度贫困地区攻坚等方面也做了全面的部署。就业扶贫方面,按照“因人施培、因产施培、因岗定培”的要求,积极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生态扶贫方面,利用自身需要为贫困人口提供生态护林员职位;医疗扶贫方面,提高乡、村两级医疗水平,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经转诊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达90%;教育扶贫方面,全面落实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两助三免”、“两助一免”等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深度贫困地区攻坚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坚决啃下脱贫硬骨头。

黔东南州脱贫攻坚战纪实

  三穗县台烈镇寨头村迎来了崭新的生活。在实地对话中,记者了解到,在当地政府和帮扶力量的协作之下,寨头村牛尾坡通组路5.2公里已经通车,寨头村串户路修建6.4公里,牛尾坡涉及约50021户全覆盖,家家户户安上自来水,通过危房改造、“三改一化”等惠民政策,全寨住房也焕然一新,多家贫困户搬进了改造好的新房。寨头村小学的师生们在华侨城集团援建的食堂里,吃到了政府补贴的免费营养午餐。村里还办起了富民产业,种植食用菌菇,积极推进寨头村绣花厂建设,村民不但住上了新房,走上了新路,还极大地提高了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

黔东南州脱贫攻坚战纪实

  寨头村只是黔东南州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数百个贫困村正经历着同样的脱贫致富华丽转身,数百万贫困人口的生活也正在发生着质变。仅过去的一年,全州预计减少贫困人口30.51万人,6个贫困县减贫摘帽工作进展顺利,最后13个贫困乡镇全部出列;13.7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新房;建成农村公路5708公里,30户以上村民组全部通硬化路;建设中小型水库60座,解决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358万千瓦;30户以上村寨4G网络覆盖率达85%。2018年度拟脱贫摘帽的麻江、丹寨、施秉、三穗、雷山、镇远六个贫困县已通过州级审查,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黔东南州脱贫攻坚战纪实

  2019年是黔东南全州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之年,为夺取决战之年的根本性胜利,黔东南州将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坚持携手帮扶力量、用好“两个宝贝”,继续打好攻坚战,确保麻江等六县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和国家抽查,黄平等五县到年底具备脱贫摘帽的条件。新起点新形势,集中优势兵力攻难克艰,黔东南州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