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其森做对的两件事和即将做对的两件事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地产豪言 1636阅读 2019-03-28 11:19

黄其森做对的两件事和即将做对

  1

  在两年前一个业内年会上,融创的孙宏斌碰到黄其森,感慨地说:“老黄,现在做品质的就我们两家了。”

  黄其森应该没有客套。首先老孙老黄两人相熟,更主要的是,就产品力和品牌度而言,泰禾当之无愧,受之坦然。

  业内不乏常言及产品力和品牌的房企,但将其做到“大、美、精、深”的技术层面,以及“纲举目张”的战略层面者,凤毛麟角。

  在黄其森看来,泰禾以“新中式院子”为硬核的精品战略是一件做得对、做得好的大事。

  曾几何时,“中式”只不过是营销的陪衬、噱头,是大而全的一部分,但泰禾却将其打造成自己的产品标签和核心竞争力。

  泰禾院子,已成为行业的现象级文化符号。业内的共识是:讲高端豪宅,必讲中式,讲中式,必讲院子。

  黄其森做精品,首先是情怀和社会责任。

  中国盖了很多房子,再过几十年,还有多少会留下?可能都要拆,这是建设性的破坏,是垃圾。

  房地产是老百姓最重要的投资,很多人一生积蓄都在里面,甚至养老都靠这个。要为客户(考虑)。

  黄其森对“院子”的定位,不是一般居所,也不是投资品,而是艺术品、收藏品,是大国自信下的精神家园。

  其次,精品战略带来了高溢价能力,是把优势转化成胜势的关键。

  从产品平均售价上看,业内泰禾排第二(第一是一家央企)。

  所以,对黄其森来说,精品战略就是品牌战略,从初心始,万变不易其志,“泰禾要做中国地产第一品牌。”

  第一品牌已初露锋芒。

  以中国院子为起点,泰禾凭借不可复制的产品力迅速扩张,短短几年已布局从北京、上海、深圳,到江阴、镇江的二十二城四十四院。并四次上榜“亚洲十大超级豪宅”。

  在不重品牌的房地产业,做出了难度极大的将中国文化和地产开发结合的品牌之路,是黄其森做的第一件对的事。大事。

  2

  “去年上半年,有人向我们推荐海南项目,我们坚决没去。泰禾是战略导向,而不是机会导向。战略定力好。” 

  黄其森非常满意、相当自信还有泰禾的战略布局。

  在所有地产公司中,泰禾战略最清晰、最坚决:只去一、二线,不去三四线,即便前者有结构性调控,后者有短期利好,亦不动摇。

  优秀战略布局带来的是优质土地储备。

  房地产有两大铁律,一是地段(location),二是时机(Timing),泰禾拿地,兼具两美。

  因为长期聚焦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提前进入粤港澳大湾区(以上占到80%),固守根据地福建(占20%),泰禾在这些区域手握着高达7000亿到8000亿的土地储备!

  以现有的土地储备,泰禾三年不拿地,照样维持运转。即使是标榜“活下去”的万科,依然拼杀在土地市场上。6、7千亿的销售规模之下,土地才是持续发展的保障。

  泰禾的拿地时间集中在2012年到2014年,从2016年开始,就基本停止了公开拿地,主要靠并购合作。“所以拿地价格只有公开市场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黄其森称之为“原始成本”。他举福州湾例子,现在地价19000元起,泰禾的原始成本只有7000元。如果按香港资本市场的估值,泰禾的负债还会大大降低,“这就是为什么一直以来金融机构追着给泰禾融资的原因”。

  以因果论,泰禾今天有如此的腾挪空间,是因为黄其森做的这第二件对的事。大事。

  3

  “We need change”,2008年,奥巴马用这个口号赢得了美国总统大选。“We believe in change”,四年后,奥巴马又用这个口号赢得了连任。

  也是在2008年,中国最大房企万科突然发现自己也需要“change”,因为:资本扩张型的路径走不通了。

  此前多年,为做大规模计,万科每20个月扩一次股。但2008年宏观调控,资本市场对扩股开始说NO。资本之路受阻,但业务扩张不能停,万科就改走合作的道路,后来万科95%的项目都有合作因子。

  关上一扇窗,打开一道门,万科合作之路非常成功。

  虽然不能扩股,但万科并未出现资金紧张,相反,流动资金存量从200亿一直增加到1000亿。从银行贷款都是给银行面子。

  两年后的2010年,万科成为首家首次突破千亿的内家房企,比王石和郁亮预想的提前了4年。

  以上是2017年新年之际,万宝之争即将尘埃落定之时,王石在中城联盟年会上亲口讲述的案例,彼时黄其森就坐在台下嘉宾席上。

  黄其森应该没有忘记王石的讲话。两年之后,泰禾也开启了合作之门。这不是一个拍脑袋的决定,也不全然是市况所迫的救急之策。

  首先,合作开发已经成为行业潮流,并有了很多变种,如合作拿地和开发代建等。

  其实,泰禾合作亦早有先例。就院子的品牌度而言,把合作称为泰禾的“品牌输出”,或许更加准确。

  2017年,泰禾与北科建合作开发的北京丽春湖院子以55.3亿的成绩,成为年度中国别墅市场、北京别墅市场和北京商品住宅市场“三冠王”,并占据中国别墅市场历年销冠首位。

  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泰禾有着巨大优势和筹码,合作可以放大优势,弥补短板,取得1+1大于2的倍数效应。

  无论是公司还是项目层面,泰禾的权益比都很高。以土储而言,权益比在85%左右,有很大让渡空间。

  院子系列标签效应强,辩识度高,烙刻感深,这意味着深厚的操盘能力,意味着合作后泰禾仍有掌控力。

  开放项目股权合作也给泰禾带来了现实助力,如化解政策风险,适应当下市场形势,加强销售力量,增强资金实力,改善现金流。

  长期而言,泰禾还可以借鉴同业的系统运营和控制成本能力,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更加规范发展,将进取与稳健相结合。并在战略定力和韧性之外,加注灵活性、开放性,打造全链条、全周期竞争力。

  对泰禾来说,合作开发将从项目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将得到极大拓展,将为泰禾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

  这是黄其森即将做成的第一件对的事。大事。

  另一方面,对可能的合作者来说,这也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良机。

  处于“五限”压力之下的房企,以前是要“有回款的销售”,现在则是要“有利润的回款”。

  泰禾的土储,正合其意。

  泰禾的土储非常“干净”,最晚的5个月可以开盘,更多的随时就能开盘。溢价能力很好,其中15到16个千亩大盘,不仅环境、交通和其它配套都很好,且容积率低至1.0。

  基于此,有识者言:与泰禾合作的时间窗口并不长,机会弥足珍贵。因为经过适当调整,泰禾面前就是一马平川。

  “过了这个村,可能就没这个店了。”

4

  对泰禾来说,2018年注定要成为一个重要的分界时点。

  这一年,在公司提出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之间,出现了难以忽略的差距。

  原因在于:对政策(五限政策、金融去杠杆)影响估计和应对不足,对于并购项目中出现的财务、法律及合作方协调问题处理不当,对战略整体理解不够,一说“宁可少一点也要精一点”,周转就出了问题,拿地不能迅速地转化为现金流产出,营销任务没有完成,再叠加各种不利因素,出现了预见不到的困难。

  黄其森反思的结果是:管理出了问题,深层次则是人才问题。

  一、人才储备严重不足,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不够,经验积累也不够,到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时,勉为其难。

  二、更严重的是,团队人才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奋斗精神不够,混日子,缺乏敢拼会赢的狠劲。更有甚者贪赃枉法、中饱私囊。

  三、安全质量问题的背后,除了腐败就是管理漏洞。“泰禾不缺乏大手笔,缺的是什么,缺的是精细化的管理。我们太粗放了。”

  如果泰禾产品力能排进前10名,那么运营管理服务水平也就排到50—100名,“一个是中学生,一个是小学生”。

  他曾对泰禾院子售楼处的接待人员提过这样的意见:不要盯着来客或是与他们握手时间过长。

  也因此,对江湖流传而未经证实的同业优质服务传闻,黄其森干脆选择一律相信,并经常在公司里“传播”,比如宋卫平锤砸外立面,星河湾物业用毛巾擦树叶等。

  如此重视人才,是因为泰禾的过去,更因为泰禾的未来。

  首先,2019年地产业务要抓销售、抓回款、降负债。做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这个任务绝不轻松,黄其森提醒。因为在一二线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调控不可能有大的放松,要将之视为常态,调整好心态。“地产谁都能干、粗放式的经营肯定是过去了”。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泰禾+”,这是下个阶段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

  黄其森深有体会地说:“医疗和教育为什么只敢在北京上海做?因为这些大城市集中了绝大多数专业人才。”

  第三,泰禾要做业内第一品牌,这无疑需要有最优秀的人才。

  达成这些目标,黄其森认为,要提倡精英文化、奋斗文化,“政治风险承担不了,市场风险再不愿承担,哪里还有机会呢?

  去年,泰禾在人事上进行了主动调整,有减有增,质量上有“人才升级”,数量上有“千人计划”。

  今年,黄其森决定要用一年的时间来狠抓管理,基本达到同行业优秀企业的的水准。

  他告诉大家,泰禾拿地有魄力,80亿、100亿都能拍得出去。相应地,在回款管理上也要有魄力。

  不能光有胡萝卜,还要有大棒,“要在坚持高激励政策同时,跟进严格考核。今年两次没完成考核的,不管是谁,走人。”

  黄其森认定:泰禾要想发展,就要大幅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成为“泰禾院子”之外的另一项核心竞争力。而这,要靠人才。

  而解决人才问题,被黄其森称之为“我最重要的工作”。

  这是他即将要做好的第二件对的事。大事。(来源:地产豪言)

来源:地产豪言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