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阳谋”:实力夯实战略,或只是勇气可嘉?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趣识财经 麻雀 2958阅读 2019-02-22 12:17

苏宁智慧零售“阳谋”:资本运

  新春团拜会,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看似不经意的信手拈来,便“盘”走了曾风光一时的万达百货,吹响了新春进击的号角。

苏宁智慧零售“阳谋”:资本运

  2019年2月12日,苏宁易购正式收购万达百货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宣布构建线上线下到店到手全场景的百货零售业态。

  早在2017年12月,张近东便宣布了苏宁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并制定了“未来三年将开20000家互联网门店和2000多万平方米商业实体”的目标。

  联想到近年来苏宁动作频频,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本次收购万达百货看似春之惊雷,实则早已筹谋,这只是苏宁布局智慧零售的又一手笔而已。

  苏宁阳谋智慧零售,如狂奔草原的雄狮,不知疲倦的奔袭,是实力夯实了战略,还是只是勇气可嘉? 

 01 狂奔之狮 苏宁智慧零售再进击

  战略布局零售,智慧跑马圈地。这很好诠释了,苏宁的进击脉络。

  2017年12月,张近东对外宣布苏宁的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

  2018年,苏宁零售战略不断落地,先是集团更名“苏宁易购”,随后确定2018 “造极”和推进智慧零售全面爆发的目标。

  在张近东心中,苏宁将建设一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零售网,推进苏宁线下门店的布局,将无人店、苏宁极物店、苏宁小店、苏宁易购、苏宁生活广场、苏宁云店、苏宁影城全面的推进老百姓的生活,融入到每一座苏宁集团开发的城市,满足各地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带去新的物质生活方式。

  在这场智慧零售布局中,苏宁小店一马当先。

苏宁智慧零售“阳谋”:资本运

  苏宁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只有732家苏宁小店,但截至2018年12月31日已达4100多家,不到半年就开出3400余家,加上4月份收购了289家迪亚天天,一年净增4400多家。

  据称,这些苏宁小店已覆盖全国70座城市,20000个社区,15000个社群和6000万用户。

  配合苏宁小店,苏宁物流在全国新增1000多个前置仓,在融合物流与零售的应用场景后,打通最后一公里,进一步丰富了社区商业格局。

  如今,苏宁小店也确实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自营便利店,主要覆盖在社区、地铁站、医院、学校、产业园这种人口密集,高频消费的场所,确实有成为中国第一的O2O社区小店运行商的潜质。

  目前,苏宁旗下各业态门店已超8000家,正如张近东一直强调的,“好的线下资源是稀缺的”。

  此时,集流量、场景与体验于一身的苏宁小店、万达百货便成了这只狂奔之狮的“新猎物”。

  视线回拉,从最初的苏宁电器到苏宁云商,再到后来苏宁易购,继而智慧零售,品牌的变化体现了苏宁O2O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

  苏宁战略重心依次演变:“从线下电器,到线上易购,再到线下智慧零售”,最终构建线上线下到店到手全场景的百货零售业态。

  近年来,线上流量增速放缓、效果减弱,成本却不断上升,苏宁重心回归到线下实体零售既是主动选择,亦是无奈之举。

  不仅苏宁,行业大厂也都在探索:阿里的盒马鲜生、苏宁小店、京东便利店等均为布局线下的零售“新物种”,再加之苏宁已深度入局无人货架、京东尝试无人超市仿佛也验证了智慧零售的大势所趋。

  但看似明朗、风头日盛的智慧零售,却不是简单“造店”与线上线下的叠加,这个充满智慧与畅想的零售市场仍然是一片未知的蓝海,仍需落地下沉,亟待市场检验。

  至少,苏宁如此。

 02 资本养战 财报浮华背后主营业务迷失

  对于未知蓝海,数据不会骗人。

  苏宁财报,笑不出成功,道不尽无奈。

  苏宁2018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为1729亿元,净利润61亿元,同比激增812%。乍看苏宁成绩斐然,但实际,同期苏宁扣非净利润却只为-2.24亿元,扣非净利润更同比下降126%。

  原因显然,苏宁的主营业务成了包袱。自2014年开始,苏宁的扣非净利润便长期为负,但资本运作的优异表现掩盖了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不足的事实。

  具体来看,2018年,苏宁光通过抛售阿里股票这一项就直接获利108.03亿元。2017年,苏宁全年减持阿里巴巴股票550万股,直接获利约32亿元,占其全年净利润的78%。

  不得不说,苏宁资本运作相当成功。2015年,苏宁斥资140亿元认购的阿里股票,已成功获利100多亿元,抛售阿里股票也使苏宁近两年的利润为正,资本运作成为苏宁靓丽财报的粉刷机。

  无独有偶,除去阿里,苏宁与万达在资本层面的对赌,或许更有看点。

  2018年1月,苏宁与腾讯、融创、京东等合计投资340亿元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

  而万达商业要在2023年10月31日之前合格上市,不可以更改其主营业务,2019年租金净收益要达到190亿元,如果低于这个数据,投资方有权要求万达给予现金补偿。

  在这次合作对赌中,苏宁出资95亿元,占万达商业3.91%股份。万达商业也更名为万达商管,开始加速剥离房地产业务,苏宁的收购也帮万达做了一次瘦身。

  一位接近苏宁的行业观察者表示,资本层面的高举高打,一直都是苏宁的特色,与其说苏宁是在对赌,倒不如说苏宁看准了此时入股万达的潜在资本收益。

  在收购万达百货之际,助力万达瘦身;在入股万达商业之中,谋求潜在超额收益。苏宁几场漂亮资本战,可谓名利双收。

  然而,以资本运作收益支撑智慧零售战略布局(资本收益更多的用来新建、收购线下店面),看似意气风发、双头并进的苏宁,实则有苦难言。

  比起“轻资产”的天猫和京东用投资收编的方式扩张,苏宁小店依然选择最重的自营模式,亏损数额一路猛增。截至去年7月底,苏宁小店878家门店实现营收1.4亿,净亏损2.96亿,债务高达6.53亿。

  大量开店急需投入,新店尚无盈利能力,苏宁小店的亏损或将继续扩大。为此,苏宁只有通过苏宁国际间接持有苏宁小店35%的股权,这样便能将其剔除上市公司合并财报,让整体财务数据更加“靓丽”。

  加之,今年1月,张近东将年内开店目标加码至15000家,资本能否支撑得起苏宁的零售狂奔,更是重重打了个问号。

  透过财报表象,苏宁零售板块盈利能力不足是症结所在。如何优化协同,提高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考验着苏宁零售的“智慧”。

 03 智慧零售 野心背后更需优雅智慧

  现阶段,一二线城市流量增长乏力、成本高企,“下沉”成为2018年互联网领域的一个重要词汇,许多互联网企业更是聚焦于此。

  以趣头条为代表的创新公司纷纷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及城镇乡村,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大的市场。基于电商/零售领域的企业,如阿里的盒马生鲜、京东超市亦纷纷下沉,布局线下零售。拼多多更是如此,三线以下城市用户占比超过六成。

  对苏宁智慧零售而言,下沉的内涵更加丰富,也更为急迫。

  在苏宁 “两大、两小、多专”的智慧零售业态布局中,“两大”指的是苏宁广场和苏宁易购生活广场,“两小”包括苏宁小店和苏宁零售云店,“多专”则涵盖苏宁易购云店、苏宁极物、苏鲜生、苏宁红孩子、苏宁影城、苏宁体育、苏宁汽车超市等专业店面。

  不难发现,贯穿于智慧零售业态布局的子品牌,都是围绕供应链而生,成熟优化的供应链条线是智慧零售建设的重要依托。

  事实上,苏宁一直在尝试。从苏宁小店到苏宁物流前置仓,打通最后一公里;从“苏宁邮局”搭乘苏宁物流,为购物满额用户提供3公里免费配送服务。

  正是供应链上的优化体验与数字化创新,零售新物种得以从概念到落地。

  但有观点认为,要做好一家便利店,不仅需要建立强大的供应链,也依赖高效的物流建设,这些不仅要大量资金投入,还得有智慧管理模式。比起7-11等成熟的便利店运营商,苏宁小店看起来更像传统社区超市,在经营上似乎缺乏精细化管理,一味只追求店铺数量,物业和人员方面都需要承担巨额成本,即便选址在苏宁易购附近的门店,互相间也基本达不到有效的协同。

  一个苏宁小店尚且如此,智慧零售又当何如?苏宁零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如苏宁时尚百货集团总裁龚震宇所说,收购万达百货后将通过输出智慧零售CPU的能力,打造全新的百货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全场景、全品类布局。但问题本身在于,打造智慧、高效的零售CPU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也不是通过疯狂开店实现的。

  市场看决心,更看结果。

  苏宁野心之下,仍需优雅的智慧。

来源:趣识财经

作者:麻雀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