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万家民企参与精准扶贫 碧桂园扶贫机制入选企业扶贫蓝皮书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碧桂园 2529阅读 2018-12-06 14:48

  12月5日,在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指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了《企业扶贫蓝皮书(2018)》并举办第三届企业精准扶贫高峰论坛。其中,碧桂园集团凭借“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精准扶贫长效机制”获选“企业扶贫优秀案例”,碧桂园还正式启动了国内首份地产企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白皮书”。

  企业发挥“平台优势”助力脱贫“造血”

  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主力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介绍,截至2018年6月底,进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已经有5.54万家,精准帮扶3.99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帮助755.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动对接精准扶贫。

  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社会动员处处长王大洋表示,国家电投“光伏扶贫”、碧桂园探索的4+X扶贫模式等企业在扶贫过程中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关键时刻,需要进一步挖掘企业扶贫的潜力,把贫困人口“之所需”与企业“之所能”进行有效对接。

  国务院扶贫办统计数据显示,当前脱贫攻坚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深度贫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截至到去年年底,全国还有3046万贫困人口,因病因残致贫人口占比超过一半,65岁以上贫困老人占了17.5%,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人口占13%,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

  “社会上不缺少扶贫济困的爱心和力量,缺的是有效可行的平台和参与的渠道,提高扶贫效率和质量。”王大洋提出,产业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就业是贫困群众增收的最直接、最快速的途径,把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正是企业的平台优势。他说,企业就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造血”方面的独特优势,着力培养贫困群众的市场观念和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据悉,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与社科院合作开展“企业精准扶贫案例研究”项目,推出一批可信、可行、可学的典型案例和操作模式、带贫减贫机制,动员更多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其中,碧桂园集团凭借“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精准扶贫长效机制”获选“企业扶贫优秀案例”。

 地产企业把扶贫当主业

  高层参与、投入多、模式新、推进快

  《企业扶贫蓝皮书(2018)》是中国第一个聚焦企业扶贫管理、行为和绩效的研究专著,连续三年聚焦于企业精准扶贫管理、行为和绩效的研究。

  课题组副组长、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杰介绍,“扶贫也是地产企业的主业”,这是课题组今年的重要发现之一。比如今年5月20日,碧桂园将扶贫上升到主业高度,确定地产是扶贫基石、扶贫优于地产的“双主业”发展模式,全面推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行动,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等9省14县达成结对帮扶协议,探索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就业扶贫扶技、教育扶贫扶智以及因地制宜推进健康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4+x扶贫模式。

  高层参与、巨额投入、模式创新、快速推进,这是地产企业扶贫工作的鲜明特征,他们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和久久为功的努力,用心、用力、用情。《企业扶贫蓝皮书(2018)》在分析中国企业扶贫现状时指出,从1997年到2018年10月底,碧桂园公益扶贫总投入超42亿元,带动就业近200万人,超20万人次直接受益。多年来,碧桂园集团直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参与扶贫开发全过程,把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长效机制,为社会力量特别是民营企业直接参与扶贫提供了具体样本。

  碧桂园启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白皮书”

  在企业扶贫高峰论坛上,碧桂园正式启动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白皮书”项目。清华大学社会创新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表示,这也是国内房地产企业首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白皮书。

  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李静介绍了碧桂园结对帮扶全国9省14县实践过程中探索的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就业扶贫扶技、教育扶贫扶智以及因地制宜推进健康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4+x扶贫模式。碧桂园重视培养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将扶智扶技相结合,紧紧抓住了“人”的关键因素。其中,碧桂园制定“寻找一批青年致富带头人、寻找一批老村长、寻找一批深度贫困人口”的“三个寻找”计划,就是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方面逐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的一个重要措施。

  现今“空心村”都是“38、61、99”,即妇女、儿童和老人,青年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乡村没有资源,怎样才能让青年人都回来?李静提出,“让爸爸、妈妈回家就业、创业”,给青年人创造回乡的机会,能够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而解决贫困的根源问题。因此,碧桂园计划到2020年之前培养一万名的返乡创业青年,提供“设基金、建工厂、造品牌、送技术、拓市场,设平台”全方位的服务,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同时也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储备乡村治理的人才。

来源:碧桂园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