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出现六大现象,未来两年还将面临大规模调整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海外掘金微信号 2792阅读 2018-11-29 08:56

  掘金大师语

  2018年11月11日上午,魏杰教授在湖畔大学进行了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最新走势的演讲。针对中国社会生活出现的六个严重现象,魏杰教授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对中国宏观经济最新走势进行了推测。

  魏杰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实际上没有进入衰退期,是进入了调整期。中国目前需要做好三件事,稳金融、稳增长、稳开放,这三件事都做好的话,中国会度过2018、2019、2020三年调整期,走向我们所希望的高质量增长阶段。

  1

  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六个很严重的现象。

  第一个现象,大量中小企业反映,企业非常难做,压力很大。既有成本压力,也有资金压力。到了6、7月份出现一些倒闭和关门,所以首先反映的是实体经济的趋势。

  第二个现象,企业违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到期没法还债了,违约的情况非常严重。一开始是国企,后来到民企,最后到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违约非常多,这样一来似乎债务链条的断裂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现象。

  第三个现象,非银行金融机构大量出问题,尤其是这些年,所谓新的经营业态陆续出现了爆雷。7月份时非常严重,这是所谓第三个现象。

  第四个现象,股市非理性下滑。原来心想国民经济可能影响到股市下跌是300个点到2800,结果没想到美股大跌又产生了300个点,到了2600左右。

  第五个现象,投资人比较恐慌。因为找不到什么安全性资产,安全性资产像一个社会动机秤砣一样,一旦没有它的话整个失调了,压力非常大。

  第六个现象,人们都感到很迷茫,预期都不看好。不知道中国向哪儿走,非常迷茫,迷茫的现象到了10月份之后更加严重了。

  这样一来,从3月份开始出现了这6种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来讲对未来不是太看好。

  接下来就有一个问题了,为什么现在出现这6种现象,为什么人们感觉到未来预期不太好,那就要分析一下才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基本面没有出问题,整个社会经济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

  中国人致富欲望仍然很强烈,动力还在。尤其越到基层,这种动力越强烈。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还存在,人们对利益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动力仍然很强大。

  二是市场没有出什么问题,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市场之一,人口接近14亿,中产阶级比重还在提高,没有出现消费降级的情况。消费降级这个观点没有证据,仅仅是因为卖榨菜卖多了,方便面卖多了才消费降级,没有证据支持。

  三是中国仍然是联合国所公布的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没有出现因劳动力成本上升,大量制造业离开的情况。最典型的东莞(楼盘),聚集了中国家具重要制造商,我们发现仍然存在,通过自我调整而吸纳了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压力。

  四是中国交通仍然是世界最便利的国家之一,而且会越来越好,这样对产品突破运输压力有很大的好处。

  五是最高决策层没有改变改革和发展趋向的意图,虽然社会上有各种各样说法,什么民营经济离场热等等,但最高决策层没有任何一个意图要改变中国改革开放趋势。

  这样分析下来的话,最基本面没有出什么问题。既然基本面没有出问题,为什么出现前面说的不太好的六个现象。

  后来结果分析发现,主要是有5件事撞在了一起,负面效应叠加了。

  2

  哪5件事呢?

  第一件事,我们正在防范金融风险。

  防范金融风险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说去杠杆,比如说控制房地产,比如说治理金融乱象等等,这些做法都是双刃剑。

  在实现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带来了负面的东西。导致企业资金链压力比较大,甚至断裂。尤其是过去高负债、高增长的企业基本没法生存了。而他们和正常企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导致正常负债的企业也没法运转。

  你们知道中国是一个长期靠高负债运转的国家,直接融资占的比例很小,基本靠债务之间运作,几十年都这么走过来。猛然一下要去杠杆,要收缩债务,企业一下受不了,导致企业资金紧张。

  债务违约、资金链断裂,再加上操作中有的人粗暴的做法,盲目惜贷,使得情况更加严重。

  第二件事,我们正在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是结构调整,经济学界把人们生活分为需求侧、供给侧。

  需求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等等。供给侧就是指生产侧,供给侧结构就是指产业结构。所以调整产业结构,原因是原来支持我们的一些产业不可能继续支持中国经济增长。

  像传统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产业,很难持续增长,因为它们陆续都出了问题。传统制造业严重产能过剩,我们提出去产能化。房地产泡沫正在形成,我们得抑制资产泡沫。

  经过分析,提出来三大产业未来会支持中国,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像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等。

  二是服务业,消费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生产服务业,精神服务业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

  三是现代制造业,像航天制造、高铁装备制造、特高压输变的装备制造、现代传统制造等等,都会支持中国增长。

  认识到这三大产业会支持中国增长,所以正在推动结构调整。但调整需要过程,目前处于调整一个空档期,原有传统产业贡献急速下降,而新产业没有起来,或者正在起来,所以中间出现断档。

  这种空档期带来的负面东西就是增长回落压力很大,增长稳不住,收入一直往下走。这是第二件事所带来的负面东西,结构调整空档期导致增长速度回落压力比较大。

  第三件事,中国正在新旧动能转换。

  原来支持中国增长主要是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已经急剧的消失了。按道理来讲,成本优势消失应该是技术优势递补上来。但现在问题是技术优势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就出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空档期。

  第四件事,中国正在搞生态文明改革。

  你们知道十九大和过去相比最大不同点,提“五大改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态文明改革成了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

  生态文明无非两件事,一件事是要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的处理。这就要求提高企业排放标准。

  另外一件事,生态环境的修复。生态环境修复对企业也提了很高的要求,比如长江经济带,3公里之内一律不准建工厂类企业,过去建了怎么办,现在必须搬掉。

  生态文明改革导致一件事,企业因为生态问题压力很大,再加上我们执法过程中比较粗暴,导致许多企业关门停产,必然增长速度回落,压力非常大。

  过去我们叫生态和环境为发展让路,只要发展别的都好办,现在倒过来了,现在是发展为生态环境让路,不同的执政思维已经出来了。

  有一个制药企业在银川(楼盘),因为它是好多制药企业原料生产力,结果因为生态被关掉了,我专门去看。就明白了要发展继续生产,要环境就得关。

  第五件事,贸易冲突。

  美国打贸易Zhan,我们没想打,最起码我没想打,因为美国经济处于上升期,从经济学判断,它下行期可以和中国打贸易战,它上行期打贸易战,这是没有想到的。

  原来我们判断打贸易战对我们影响不是太大,结果没有想到对人们心理影响非常大。只要美国宣布加税,第二天中国股市一定大跌,股民老问我们,我们又没有出口,受伤的总是我们。

  2007年,我们是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出口在GDP占的比例是之差不多30%以上,顺差占GDP11.3%。

  后来08年金融危机,中国清醒的认识到,像中国这么大经济体量,不能把出口作为导向来发展经济。中国需要调整战略,走内需拉动型。

  我们08年转型,转了十年,去年实际转过来。去年GDP总量82万亿,出口占GDP总量的比例下降15%左右,从30%下到15%,下了一半。顺差在出口占的比重从11.3%下到1.3%,这个数据表明中国调整过来了。

  上市公司出口量也不大,怎么老是影响股市,因为心理问题。中美经济关系40年来一直总体比较平稳,一下出现这个问题,人们有一点没法判断,很担心会不会走向冷Z。

  这5件事,每件事都有负面东西在,单个出来的话好办,结果5件事撞在一起,负面效应叠加,标志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

  我们估计调整期最少需要三年时间,2018、2019、2020年,需要三年调整才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把这些负面的东西逐一加以解决之后。

  3

  中国经济实际上没有进入衰退期,是进入了调整期。

  怎么调整,逐渐形成共识,大致上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必须稳住金融。总体实体经济发展是要靠金融支持,金融一旦出现大起大落的话,可能这个调整期就会出现混乱。

  怎么样稳金融呢,估计要做五件事:

  第一件事,控制好货币政策。金融的核心是货币政策,控制好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要防范经营风险,还要保持增长的需要。

  这样一来,控制好货币政策有三个要点很关键:

  第一个要点,保证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

  如果货币政策再次走向宽松,金融风险一定会爆发的,保持中性稳健一个重要的指标,货币供应增长速度要控制好。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可以简单理解为货币发行的速度。

  中性稳健的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必须低速运转,GDP增长速度加上通胀率,再加一个参数就应该是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

  这一条来看我们基本上控制好,9月份货币增速8.3%,过去都是在两位数以下,年平均17%,今年一直控制到一位数,那就是GDP6.5%再加上通胀率2%,再一个调整参数,就是它应该有的数据。

  二是流动性充足,保证流动性充足。

  要保证企业对资金的政策需求。这一条看来最近在调整,要保证充足。要动用好多货币工具,比如说降准。前几天又是逆回购1500亿,等于向市场又释放了1500亿流动性。

  三是货币政策必须顺畅的实现目标。

  传导机制必须顺畅,比如说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民营经济,这是定向的目标。比如最近为了支持民营经济对银行的考核指标增加一个新指标,就是比例控制。

  假定今年放贷100亿,必须保证40%贷向民营经济,有严格的考核指标。者是今年调整最大的地方。

  郭树清同志最近讲了,大银行最起码1/3贷款要流向民营经济。中小银行2/3贷款必须流向民营经济,五年后达到50%流向民营经济,这是搞结构控制。这一控制,就保证了货币政策能够传导机制顺畅。

  过去老讲支持民营经济,支持不了原因就是因为传导机制有问题。再是支持实体经济要规定一下今年贷款,比如100亿,90亿必须流向实体经济,非实体经济是10%,这才能叫支持实体经济。

  对所有银行用新的考核指标,新考核指标达到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传导机制顺畅。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民营经济,传导机制上必须顺畅。最近正在做调整,我估计一个月以后大家会普遍感觉到确实支持实体经济了。

  这三条如果调整好的话,我们能够实现稳金融的目的,就是所谓稳金融要做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是去杠杆政策,去杠杆政策现在要加以调整。

  按照今年第一季度公布数据,政府负债占GDP总量的35.2%,这个数据偏低。偏低的原因不是弄虚作假,是因为把政府负债没有统计进来,划到企业负债里了。

  二是企业负债是GDP增长的159%,这个数字偏高,高的原因是把两级政府划到企业负债里了,一个是开发区负债,一个是地方融资负债,把这两个去掉的话其实企业负债只是占GDP总量130%。

  三是个人负债占GDP总量55.8%,在座的2015年年底个人负债占总量30%,2016年、2017年这两年急速上涨,现在到了55.8%。个人负债里主要是房贷和车贷,城市主要是房贷,农村主要是车贷。虽然没有到达红色警戒线,但是上升太快。

  这三种债务加起来,整个社会负债占GDP总量的250%,确实太高。按照有的学者计算,社会负债上升到GDP总量270%时,就会引爆一场严重的金融风险,今年年初我们开始去杠杆,就是降负债率。

  从上半年经验和教训来看,似乎有点太猛了,而且有点一刀切。7月31号那一次政治局会议就提出要调整一下去杠杆政策,两个调整。一个是控制好去杠杆的力度,力度必须控制好,不能太猛,太猛的话企业受不了,要控制好力度。

  多大叫力度,到底具体多少,谁也不清楚。我是查了一下相关决策部门的信息,体会到所谓力度就是用三年时间把杠杆降到正常水平。

  如果前三年从250%降到200%的话,去杠杆40万亿,一年13万亿左右。13万亿左右,企业承受得起,应该问题不会太大。这样一来,力度上调整之后,大致就会保证既能防范金融风险,又能保证企业资金链不会断裂,保证企业资金需求。

  结构性去杠杆,谁的杠杆高就去谁的。我定了两个重点,一个是国有企业,一个是地方政府债,这两个确实有点高。

  国有企业新增杠杆已经控制住了,国务院发了一个严格的文件,所有国有企业负债必须要达到应有标准才行,从央企开始。

  另外一条提出来,我们不再搞刚性兑付了,国有企业债务,国家不兜底了,都是有限责任,所以对国有企业借钱,买国有企业债券要悠着点,有可能钱回不来。

  国企改革第二个重点就是混合经济,要大量吸纳非国有资本进入国有企业,等于增加了国有资本的资本金比例。份额做大了,份值做下来。最成功的就是联通改革,联通混改一个重要结果,把联通负债降下来了。

  另外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现在把新增债务已经控制住了,上半年“三条办法”很严厉。

  一条办法,把开发区负债全部掐断了,一律不准开发区贷款。

  二是清理了PPP项目。地方政府现在负债重要通道是3P项目,中央财政已经全面做了重新清理。

  三是中组部下了一个文件,任何干部提升或调动增加的考核指标——负债率是多少,不是看你把GDP搞了多少,修了多少路,要查一下负债率是多少。超过负债率就地免职,永不再用,很严厉。最近免了几个县委书记,就是因为负债率超过了标准。

  这三条办法实际把地方新增负债已经控制住了,现在主要是什么呢,存量怎么办,过去建的怎么办。全国31个省市,只有6个省市向中央交钱,别的都是靠中央转移支付来维持运转。你想想这一来,它怎么还债,还债无非两条办法,一个税收,一个卖地。

  税收基本上好多没法还,因为靠中央转移支付了。另外一个卖地,现在不断的流拍,我估计未来存量债务最麻烦的是地方债务这部分怎么办,是一个大问题。

  有人老问我,为什么偏爱央企,央企都处于产业的上游,中央平衡各地财政就靠它的税收利润,一年超过3万亿。虽然效率很低,但钱是给国家了。民企效率是高了,但钱不是给国家了,有人不理解,所以你要理解,靠它平衡全国各地财政。

  地方政府基本上现在没有失落,杭州(楼盘)没有问题,浙江没有问题,但好多地方是有问题的,有问题比没有问题的多,所以是一个很难办的事情,但是慢慢解决它。这次会议没有再提去杠杆了,我估计去杠杆政策在未来要做一点新的调整。

  把去杠杆转向稳杠杆,原因是什么呢,今年差不多目的达到了,先稳住,别着急,让增长有所恢复再说。去杠杆政策将转向稳杠杆,可能是下一步的调整。

  去杠杆任务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是一个过程,可能逐渐走向稳杠杆。

  我看了一下数据,到8月底时,杠杆率已经从250%降到242%,说明差不多今年实现了把杠杆上升势头控制住了。

  12月份以后,人们会感到资金紧张情况逐渐得以缓解,整个社会资金需求会得以缓解,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第三件事,稳外汇。外汇必须稳住,第三季度政策报告时关于外汇有一个提法,“更加注意市场的调节作用”。这次很明显知道,更加注意对外汇国家的调控作用。

  怎么稳呢,两个提法,一个,人民币不能持续贬值,这是一个提法。多少叫持续贬值,多少叫不持续贬值。从现在来看就是不能破7,可能是一个指标。

  你们注意,有两次即将破7,8月21号,前几天即将破7,但两小时之后立刻反弹回来,一定是“央妈”动手了。最近央行副行长再次向世界宣布,你们想做空人民币的人悠着点,咱们交过手,警告你别做空人民币。

  从目前状况来看,不能持续贬值的意思就是指不能过7。因为连续两次即将破7,最后反弹回来,说明决策者意识就是不能持续贬值就是不能破7,这是一个指标。

  第二个指标就是外汇储备量不能持续减少,3万亿是底线。10月底已经到了30500多亿,9月份下得很厉害,一下掉了200多亿,有人担心3万亿能守住吗。

  怎么实现呢,我估计会做四件事。

  一是外汇改革中已经放开的项目会继续坚持。比如一张身份证一年可以买5万美金,出口求学这些都会放,不会改了。没有改的暂时停止,对个人来讲三项海外投资基本全面叫停了,海外不动产投资,要是没有放开,要么走地下钱庄,要么搞虚假贸易账户,要么是人带出去。现在对不起,要买千万别张扬,要查出来都是问题。

  大家注意,这方面可能会严厉起来了,过去灰色地带现在不行了,个人海外不动产投资基本要全面收紧。海外证券投资,美国市场买美国股票,曾经讨论过要不要放,现在告诉大家,不放,停止了。

  海外投资类保险投资也全面叫停了,我们放的是消费类保险。过去灰色地带在香港刷银行卡,现在只能刷消费类,投资类刷不了了,因为全面叫停了。

  过去海外用银行卡提现没有限制,现在一个人一年就是10万人民币,有限制了。而且最近还推出了很绝的一招,远期外汇交易风险准备金率从0提高到20%,银行要卖100美金的话,要向央行交20块钱风险准备金。

  最近我调研,现在放开的也不好办了,买外汇老找各种托辞,不给你卖。一个人5万美金,各种托辞,实际都标志一个信号,外汇收紧,因为要稳住外汇,这是一个办法。

  第二个办法,海外并购,技术类并购继续支持,没有问题,要多少外汇给多少外汇。

  但非技术类全面叫停了,去年政策还是严格审查,今年全面叫停。海外买影院、酒庄、俱乐部全面叫停。

  第三条办法,“一带一路”投资,将使用人民币投资,不再动用外汇储备了。

  实际用人民币投资是一箭双雕,一方面减少外汇储备,一方面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第四个办法,在资本项目中做更多运作,外汇进入中国有两个通道,一个是贸易项目,一个是资本项目。

  现在贸易项目顺差收窄,外汇进来速度在放慢。那么要保持稳定的话,得要在资本项目下运作才行,估计下一步会在资本项目下加大运作的力度。

  比如最近在香港发了50亿人民币国债,调节了香港美元和人民币的共处关系,对稳定外汇有意义。如果再发50亿美金国债,等于外汇储备增加50亿。

  尤其中国在这些方面还有一些大的动作,今年上月份,我们在上海(楼盘)成立石油期货交易所,明确宣布上海石油期货交易所交易的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长期和石油挂钩了。

  我们是黄金储备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这样一来可以支持外汇稳定。实际上很多对上海石油交易所认识不足。这条决策推出来之后,应该讲外汇基本上能控制住,大家不用太担心。

  第四件事,稳股市。

  怎么稳资本市场呢,现在看来有三条办法,第一条办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凡是与提高质量有关的重组并购都可以放开。

  第二条,减少行政对股市的干预。监管部门不要干预股市交易,只要做一件事,保证公开透明。公布信息公开透明,信息的公开。

  第三条,需要长期资金支持。中国股市不稳定没有长期资金支持,所以像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可以入市,下一步推动这种中长期资金进入股市来解决问题。这三条如果能做到的话,应该能稳住资本市场。

  最近好像一直在跌,最近又跌到2600以下。我估计与一件事情有关,就是在上海宣布上交所改一个新的板块,科创版,而且要搞注册制。这是好事,既是改革,又是推动技术创新。但对股民的印象是要扩容了,所以股市往下跌。

  但有一条可以看出来,决策层对股市稳定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这次讲得很清楚,股市必须稳定。股市不稳定,金融就稳定不了,所以下一步稳金融重要内容就是要稳股市。

  第五件事,防止资产泡沫破灭,引爆整个金融动荡。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房地产是个大问题了,明年考验我们能不能稳定金融的关键是房地产。

  过去房价上升很快我们有办法,中长期对策,中短期都已经有对策。但万一大跌怎么办,房地产既不能涨得太快,也不能跌得太快。

  今年有两类金融机构应该是基本出清了,一个是非银行金融机构,该报的都报完了。第二个是股市已经跌到最低点。系统性还有一个银行金融机构,银行现在没什么事。但是银行不能出事,它要出事就是整个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了。银行不能出事的前提是房地产不能出事,这是重大问题。

  最近房价开始回落了,北京(楼盘)二手房回到2016年的水平。如果再往回落的话,落到什么程度能够稳住金融,值得我们研究。你们知道中国人财富65%是房产,等于所有人财富要缩水。

  现在信任关系基本建立在房价基础上。一旦大跌会不会导致整个信用贷断裂,而且现在好多财产和房产,像上市公司,他们控制房产在1万亿左右,那样暴跌的话是什么结局。

  从国际经验来看,像美国、日本,每次金融风险引爆的都是房地产。美国上次引爆08年金融风险背后是什么,就是次贷危机,是房地产引爆了整个金融危机。

  北京现在就很头疼,基本有价无市。挂牌价格在那里,最后交易时都必须降价。今年3月份以后,我在北京中介机构上了十天班,我就发现一套房子总价格在500万,还有流动性,而且绝大部分是刚需。一上千万,流动性就很差了,一上三四千万基本没流动性。

  有一天一位先生要卖奥运村边上一套房子,面积比较大,挂牌价格3500万,挂了半年没有人问,很着急。那天专门自己来到中介机构,刚好碰到我跟他聊,他告诉我一直没有人问,很着急。结果来了两位看房者,他特意热情告诉人家说,这是精装修,而且没有住过,可以拎包入住。如果一次性付款的话可以打折,3000万怎么样。那两位老兄听完之后来一句,老兄,我们不是缺那500,缺那3千万!

  这就让我注意到一个问题,房地产谁接盘,你思考一下,是个大问题。

  明年如果出现房价回落太快的话,一些房地产政策就要缓步出来,比如房地产税,不能那么着急了。太着急会加速下跌,加速下跌结果并不利于稳定。

  在座诸位房子太多的人要注意一下,建议大家要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有事市场力量是控制不住的。

  4

  刚才讲到中国进入调整期,调整期要做三件事,一是稳金融;二是稳增长;三是稳开放。

  怎么稳增长呢,一是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无非两条办法:

  一条就是减税费。上次减税有一个问题,所有房地产企业减了1/4税,制造企业没有减。

  大家非常有意见,一方面减那么多税,结果没有感觉,因为操作上有问题。

  你们知道最近一个文件正在会签,增值税现在三个档次准备合为两个档次,群体性下降1个点。这个文件出台的话影响太大。

  昨天税务局长已经开会讨论了,正在讨论更大规模减税,增值税要做大调整。这样一来,可能对企业减税应该说有好处的。

  第二个办法就是加大财政投资,财政投资不能搞经营性投资,只能搞基础设施和民生的投资。

  基础设施和民生的投资今年要进一步加大,明年可能也会进一步加大。这样一来可增加整个社会投资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最近决策层不断调研,不断讨论,而且涉及各个层面的问题都在讨论,金融会议应该会宣布这些重大的决定。明年稳增长作用上,财政政策会有很大的作用。

  二是加快结构调整,原来我们预见的三个产业要加速推进。

  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八个要点,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节能环保、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

  推进过程中一方面释放市场力量,另一方面还要加速国家对这些产业的扶持和推动。像人工智能,中国未来要站在世界第一团队里。凡是市场上这些企业做得好的,国家可以拿钱进行投资,投到一定程度完成这个阶段撤出来。

  服务业,要尽快加速推进。

  前几个月我就看一个老师,91岁了,我是他的第一个研究生,大弟子,不认识我了。一见面问我是谁,刚讲完过了两分钟,又问你是谁啊。他儿子告诉我,老先生得了老年失忆症患者,没法家庭养老,不认识亲人了。告诉我雇了三个保姆,最后发现三个保姆把老先生捆在椅子上自己玩去了,我就想到机构养老是很重要的。

  我在日本学习的时候,我的辅导师母亲75岁就是老年失忆患者,90岁才去世的。15年在哪儿生活的,日本托老所生活。

  日本两个机构很大,一个是幼稚园,一个是托老所。他曾经领我去看过他母亲,我才知道15年她母亲在托老所度过,而且度过的非常幸福。为什么,它的托老所分得很细,其中一个部是老年失忆患者部,住的就是这些人。

  我专门看了一下,结果副部长告诉我,在这里养老失忆患者救治的人,最低是大学心理系毕业的,否则无法在这里救治。因为这些人经常会讲莫名其妙的事,要正确应对。

  他讲了一个故事,他一天刚从办公室出来,碰到一个老年失忆患者,说中大奖了,2个亿。他马上说这件事他知道,确实中了两个亿,中的号码是多少,就告诉这个老人说这两个亿存在银行了,密码是多少多少。结果患者就很高兴,要是没有,他就要砸东西,所以要应对。这些人每天傍晚都很烦燥,每天傍晚要编故事。

  有一天中午新闻联播播了一个消息,日本首相要到他们城市来了,他们傍晚就宣布一个消息,今天日本首相要来看大家了,结果大家早早上床休息,结果第二天忘了这个事。他们有时候不愿意打针,结果医生告诉他们这个医院是他们创办的,要自己去体验一下,结果整齐排队打针去了。

  这些产业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回报一定很高。美国一就业就开始交养老基金,一辈子为这个事奋斗的,就为了未来。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了,刘鹤副总理讲得很对,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带来一个很重要需求,养老需求,很大的市场。现在我们讨论市场保证制度是政府要做的事,而养老是个产业,不是养老保障,是产业的问题。

  这些服务都有巨大需求,建议大家一定要关注这些服务业。我估计像服务业,无论哪种服务业未来在中国都有很大的前途,因为它以人口为基数。中国接近14亿人,所以服务业市场在中国未来对于增长贡献奖是巨大的。

  现代制造业,制造业分两种,一个叫传统制造业,是按照生产产品社会性质划分的,凡是生产私人产品的都叫传统制造业。

  汽车为什么划为传统制造业,因为它生产私人产品。凡是生产公共产品都是叫现代制造业,不是谁现代谁不现代,是按照社会性质划分的。

  我们国家私人产品严重过剩,吃穿用住严重过剩,传统产品严重过剩。公共产品生产严重短缺,所以生产公共产品是一个大力发展的方向,发展现代制造业。

  现在可以看到加快结构调整主要是这三个产业,一个是战略新兴产业;一个是服务业;一个是现代制造业。

  上次讨论中有些民营企业问,除了服务业好像都干不上。错了,实际上最近讨论的国有和民营,产业结构上发现有两个特征未来很明显,一个是基础性产业,应该由国有企业完成。

  比如非竞争性的,投资量很长,时间很长,比如大飞机发动机,个人投不成的,回报率回不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功。基础性产业,重型机械,投资期较长,应该由国有企业来做。

  二是实现民营和国有所谓分工协作,这就是所谓的现代制造业未来方向是分工协作。一架飞机零部件600多万以上,你不能搞一个零部件生产吗,未来一定走向分工协作。

  未来民营和国有重要分工就是,国家可能第一方面主要做基础性产业或投资量很重的产业,而民营经济做所谓消费产品。分工协作,零部件配套完成推动。这样一来对民营和国有产业布局将越来越清晰了,大家都有事干了。不是没有事干,好多都有事干。

  第三件事就是技术创新。短板一个重要约束条件是技术,一个芯片折腾我们没有办法。

  大家知道我们每年进口芯片的钱是4000亿美金,和进口石油的钱是一样。我们最大短板是技术,技术创新必须加速。而且不能再喊口号了,要踏实的干。

  技术创新一个重要平台是有现代化的实验室,没有现代化实验室,谁也不可能搞金融创新,那不是喊口号。

  最近这个动作已经开始了,北京要建立三大科学城,环球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中关村(000931,股吧)科学城,建成后向所有民营企业开放。

  杭州也成立了西湖大学,西湖大学只搞三个专业,生物生命工程、人工智能、互联网,不搞别的专业,从博士开始。

  第四件事就是必须深化改革。不能像过去那样了,要在40年改革基础上改革。民营经济问题必须加快改革,如果不保障民营经济的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那怎么行。

  过去大家都是无产者,啥也没有,现在这么多人成为有产者,有产了当然担心自己至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问题,那你必须解决民营企业的问题,这是重要的改革。

  当然也别移民了,移民没啥意思,最后会发现还是中国能赚钱,必须保证安全。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保证私人产,保证人身安全。我估计下一步对民营经济人身安全和财富安全保证将更加具有意义,要做三件事:

  一是凡是不具有司法权的机构一律不能查封私人财产,要做严格鉴定。

  二是即使司法机构也不能随便查封,要以立案为标准,限制了司法机构权力滥用。

  三是司法和行政的分离,司法体系和行政必须分离,不分离就很难保证财产。

  最近民营企业总是讲六条,最关注的人身安全和财富安全。现在《刑法》《民法》里已经做了具体规定,好多人没有看。《民法总则》去年两会已经通过了,里面有对财产保护清晰的内容。

  我估计下一步中国会进一步修改《刑法》《宪法》《民法》,逐渐会完善这种保护,这样对提升信心,保证人们创造财富的动力将是有意义的。

  中国目前改革重点是关于民营经济问题,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民营经济核心问题不是怎么保证他们赚钱,而是人身和财产保护是重要的,他们知道怎么赚钱。这些如果逐渐变成制度和法律的话,对中国长久稳定将是有意义的。

  所谓稳增长就这四件事,而且现在已经开始做了。经过这一年的努力,我们终于逐渐认识到,这将是一个好的方向。这是稳增长的四件事,保证增长速度以一个正常的增长速度,中国增长不可能再恢复到7%、8%,基础太大了。

  这是我们调整期要做的第二件事,稳增长。

  第三件事,稳开放。

  开放怎么做呢,三件大事,一是正确处理好和美国的关系。中美贸易冲突标志着两国关系重新调整。不可能像过去那样搭便车。

  美国在评价总统里,排名第三的好总统竟然是里根,我很吃惊。里根成了最好的总统之一,他在位时把日本和前苏联干掉了。

  俄罗斯现在这个样子,已经丧失了和美国竞争可能性,两个竞争对手都干掉了,都因为战略失误。当时“广场协议”签完之后,日本转向刺激内需,提供内需。德国是继续提高供给能力,技术创新,德国挺过去,日本完蛋了,战略失误。

  中国在贸易冲突面前必须保证一个非常清醒的定义,中国处理中美关系要坚持三条原则,一是保护中国的经济核心利益,核心利益不能放弃。经济核心利益就是中国目前处于整个世界产业链最优地位,这是核心地位。中国必须保护世界产业链中最优地位,不能出现任何失误。

  二是美国在批评中国贸易政治的时候,有些提法是对的,我们要跟着提法改革自己。通过他们的批评来改革内部,刺激我们改革。像我们搞各种出口补贴,国有经济补贴是对的,我们应该改革。

  三是不能走向冷战,中国必须和美国要拉近关系。特朗普跟我们干,可以和美国企业界,美国地方政府拉近关系。中国一定主动的继续和美国抱在一起,你越打,我们越抱住你不放。

  实际上中国在过去战略上比较可惜,08年美国经济危机,我们应该给钱给这些企业,成为美国这些企业的股东。我们没有把钱借给美国政府,美国政府救了企业,现在麻烦出来了。我们向美国借了1万多亿,别借给美国政府,借给美国企业就行了,我们成为股东。当时我们还有点紧张,不应该抱在一起,应该紧密抱在一起。

  这次上海进博会来了180家美国企业,上次他们给中国加关税,2千亿要加25%的关税,就是企业反对才加了10%,他们是利益关系,不是别人。

  稳开放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中美关系,不要因为贸易问题导致我们和美国直接对立,不要走向对立。

  5

  国家最高领导人最近要见特朗普,我看各种示范信息出来似乎利好消息更多。美国现在很艰难,大家不要以为美国都很好,美国比我们还艰难。

  中产阶级在美国很难受,蓝领工人20年没有加一分钱。美国3亿多人口,只有1亿多有护照,好多人没有出过国,出去到加拿大、墨西哥转了一圈而已。

  我上次和美国朋友说,别看中国北京、上海这样,你开车走一个小时看看,就不一样了。他说纽约、华盛顿开车走一个小时,也差不多。美国国债20万亿美金,和GDP相等的。美国上半年GDP总量是10万亿多一点,今年负债就是21万亿了。美国也需要帮助了,不要走向对立对中国有好事。

  稳开放的一条,在中美贸易冲突爆发之后,进一步处理好中美关系,这是一条。

  第二条,中国一定要全方位开放市场。中国不能光讲我们是制造业大国,还要加一条,市场大国。只要市场在这里,你还能跑哪儿去。我们正面开放三大市场:

  一是全方位开放物质产品市场。

  全方位开放,释放几个信号。一是在上海组建永久性进口博览会;二是降关税;海南(楼盘)岛整个成为自贸岛。

  我最近在进博会转了一下发现,许多东西对中国有很好的作用。只要买进来,中国人学习能力很强,很快会提高中国供给水平。

  二是全方位开放服务业市场。

  金融、教育、医疗、保险,全方位开放。中国好像很缺乏幼教老师,幼教老师老是想扎针,菲律宾有10万幼教老师,英语水平极好,又不扎针,菲佣市场开放是很快的事。服务业开放,人要进来,国务院为什么这么急着组建移民局,这些都是移民局的问题。产品是海关的问题,服务业是移民局的问题,成立新的移民局,我们全方位开放服务业市场。

  三是全方位开放投资市场。

  最近国务院修改了外资进入中国的负面清单,原来负面清单是69项,现在降到42项。而且这次和中日关系做了调整,从竞争关系要变成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日本实际上生产能力很强的,一旦把东南亚市场拉通对中国有巨大的好处。

  第三件事,经营好“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到三大洲两大洋,亚洲、欧洲、非洲。两大洋,太平洋(601099,股吧)、印度洋。所以注意看,美国急了,封锁北美和大西洋(600558,股吧),避免直接冲突。

  五年前中国就想到这个问题,一旦美国不让中国产品过去怎么办呢,要找新的出口目的地,找新的投资地,所以起草“一带一路”战略。

  从国家层面讲对“一带一路”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金融服务做好,所以我们成立亚投行。亚投行目的干什么呢,为“一带一路”做好金融服务。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把基础设施打通,不然产品怎么出去,企业怎么出去;再看欧亚高铁已经开通,现在我们吃的海鲜已经来自印度洋、太平洋了。印度洋和中国这么近了,中国“一带一路”得注意,“一路”既包括印度洋,也包括太平洋。太平洋有情可原,因为和中国接壤。太平洋,我们有局限性的。马六甲海峡就是一个麻烦的事,美国可以完全封锁,封锁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从印度洋上。

  三是法律服务,我们成立一个新的法院,“一带一路”法院。“一带一路”法院就是为中国出去的企业服务的,帮助你打国际官司,因为企业要出去。国家经营好“一带一路”,这三件事情一定要做好: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法律服务。

  今年我到非洲考察,去了摩洛哥,摩洛哥没有任何产业,就是旅游业,没有任何工业。卖的产品就是中国生产的,所以去了以后一个朋友提醒我,千万别在这儿买东西,都是中国什么的。尤其别买文物,都是中国的。

  一个明星非要去买,25万买个东西特高兴,挂在家里显摆,发到网上,结果一个广东企业打电话说那是他们生产的。把中国车床运过去,一开工就能赚钱,没有任何工艺,只要生产就能赚钱,摩洛哥是欧洲人到非洲的主要通道。

  中国已经过去了,这么多企业过去了,摩洛哥的税很轻,就一种税,所得税13%,没有增值税。而且劳动力比较便宜,劳动力对你无限制忠诚,只要你给了就业机会,对你非常忠诚。

  中国劳动力还琢磨老板钱从哪儿来的,他们从来不琢磨,只会干活。非洲人口爆炸,人很多没有任何工业制造。实际上大家注意,千万不要提“去工业化”这个提法,非洲两个国家,一个埃及,一个南非,就是去工业惨了,不能随便提。中国之所以能过去的原因,中国工业部门非常齐全,随便都可以过去。

  未来的非洲,2050年之后整个世界增长点就是非洲了,亚洲2050年就饱和了。2050年中国成为现代化国家了,中国一饱和整个亚洲就饱和了。

  上次碰到一个74年的人提问,一个年轻企业在中国一直搞火力发电厂项目,现在都饱和了,他们没活干了。终于看到土耳其一个地方招标,要建火力发电厂,特别高兴。带两个副总直飞过去,下了飞机场出来要找小车过去,拿招标地方找出租车,出租车都摇头,为什么?这个地方离机场400多公里,没人愿意去。终于找到一辆车,三个人过去,刚下车就发现七八岁小孩抱着大包冲上来了,他们很紧张,是不是人体炸弹。跑过来干吗,因为没有见过这么小鼻子的人,第一次见,非要照相。

  中标之后建得很好,现在那个地方物流、零配件配套全部拿下。中国国际化水平实际是很高的,“一带一路”战略对好多企业很有前途,尤其中小企业。

  出去不是大企业,大量中小企业才有意义。中国一定要经营好“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许多过剩产能和中小企业“走出去”有巨大意义。

  谁都知道“一带一路”是要找个由头才行,没有由头不好说。因为我们古代有丝绸之路,所以我们搞新丝绸之路,叫“一带一路”。

  我们一定要经营好,这是中国下一步的重点。它的面积很大,三大洲、五大洋,亚洲、欧洲、非洲;印度洋、太平洋,多大的范围。这次好多国家承认中国战略,日本第一次承认“一带一路”,和中国联合起来一起开发“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俄罗斯也承认,和欧亚战略结合,逐渐形成共识。

  整体来讲,所谓稳开放这三件事必须做好,一是中美关系,贸易战一定要处理好;二是全方位开放市场,让中国人成为制造大国的同时,成为世界市场大国;三是经营好“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产品和企业走出去做好服务,来完成我们进一步的开放。

  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我们要做好三件事,稳金融、稳增长、稳开放,这三件事都做好的话,中国会度过这三年调整期,走向我们所希望的高质量增长阶段。

  现在还不是高质量增长阶段,是调整期,要从过去那个阶段调整到高质量增长阶段。对中国经济的判断,我总体还是审慎乐观,乐观基础是审慎,要做好事才乐观,不然就是瞎乐观。一定要做好这些事,才能走向乐观的目标。

  大致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来源:海外掘金微信号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