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十周年 看碧桂园21年慈善心

原创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乐居财经 5364阅读 2018-11-13 16:12

  十年前的那场灾难波及10省(市)、417县、4600多乡镇、近4.8万个村庄,受灾人口4000多万,死亡及失踪人数达8万余人,交通、通讯中断,基础设施全面毁坏……地震发生后,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社会展开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大救援行动。

  灾害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在地震后半年内,全国为灾区募集款物762.14亿元(其中捐款652亿元),主要用于民政救济、物资储备和调运、基础设施抢修等方面,打破了新中国捐赠史上的记录。

  作为地产行业的公益慈善标兵,碧桂园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组织人力物力,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第一线,为灾区人民带来物资和希望。

  施善心结善果,一场特殊的感恩之行

  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当地大批校舍被毁,一万多名学生面临复课难题。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听到新闻后放心不下,直接致函广东省委领导主动请缨,将桑坪中学1500多名师生接到广东异地复课一年,这也是汶川地震后组织的首例初中整建制跨省异地复课。

  2018年9月31日,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来自四川省原汶川县桑坪中学的师生代表一行人抵达碧桂园集团总部,与十年前热忱帮助他们在广东实现异地复课的亲人们见面,一起重温那段震后重生的难忘经历。“‘十年情依旧,感恩复课行’,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我们早就想要回家了,一定回来看看碧桂园的亲人们!”领队王泽文老师说。

  听说汶川的“孩子们”回来了,杨国强特意前来看望,刚一见面师生代表就围上来跟“杨叔叔”热情握手寒暄。十年一瞬,当年的孩子们如今都已经长大成人。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师生代表逐个自我介绍,回忆十年变化,言谈中充满了对广东、对碧桂园的感激之情。

  与来自汶川的师生代表们见面,杨国强也特别高兴。他专门让人拿来一幅挂在办公室墙上的照片,那是当年他和复课学生们在一起的合影。他指着上面的人逐一核对,仔细询问“孩子们”现在的情况。

  在杨国强看来,学生们最应该感谢的是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爱护,当年正是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关心支持和协调安排,桑坪中学师生最终顺利来到广东复课。“碧桂园的成长赶上了改革开放好时代,能够为社会做一些事情,这是最让人开心的。”他说。

  21年坚守,在慈善之路上一路前行

  对于碧桂园和杨国强来说,公益慈善不是为了企业形象而需要完成的任务,而已成为一种习惯,一份坚守。“我穷过,知道贫困是怎么一回事。”这是农民出身的碧桂园董事长杨国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从1997年开始,杨国强拿出了相当于他一半身家的100万元设立仲明助学金以来,2002年杨国强再次拿出一半身家,捐资2.6亿元创办了国华纪念中学。在这21年间,杨国强和女儿杨惠妍已向全社会捐款累计超过42亿元,累计受益人次近20万。

  “一人富,不足以富中国”,是杨国强实施扶贫攻坚战略的家国情怀;而随着碧桂园集团体量的增大,秉承着“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的理念,使得扶贫已经从杨国强的个人荣辱观上升为一个企业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

  在碧桂园,“扶贫”已经不是偶发“善心”的惊人之举,而是持之以恒、行之有效的各项规范化的制度,并采用科学手段与自身业务紧密结合,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教育、就业等生态系统,最终扭转贫困地区的积弱面貌。因而,碧桂园才能成为中国上市房企中扶贫的标杆性企业,其各项扶贫措施也成为其他企业借鉴和效仿的对象。

  今年,碧桂园集团也将扶贫工作上升为第二大主业,并与全国9省14县进行结对帮扶,并持续开展百城公益行、关爱贫困学子、冬日暖阳送爱心、关爱老龄、关爱马路天使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传递碧桂园公益理念及社会责任。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