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已成定局 巨债难偿的中弘股份命悬一线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华夏时报 1412阅读 2018-10-20 16:51

  退市已成定局 巨债难偿的中弘股份(0.740, 0.00, 0.00%)命悬一线

  ■本报记者 陆肖肖 北京报道

  经历了三次重组失败、债务缠身、业绩暴跌的中弘股份,再度面临退市危机,或将成为A股历史上第一家因为股价因素触发退市条款的上市公司。

  面临退市

  10月18日,中弘股份无悬念一字跌停,截至收盘,仍牢牢被封在跌停板上,中弘股份报收0.74元,跌幅9.76%,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触发深交所退市条件。

  18日晚间,中弘股份发布了公司股票停牌暨可能将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性公告,文件显示,中弘股份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2018年9月13日-10月18日)收盘价格均低于股票面值(即1元),公司股票自2018年10月19日(周五)开市起停牌,深圳证券交易所自公司股票停牌起十五个交易日内作出公司股票是否终止上市的决定。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自深交所作出上市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后五个交易日届满的次一交易日起,公司股票将进入退市整理期,期限为三十个交易日。到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将对公司股票摘牌,上市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监管趋严的环境下,中弘股份退市是大概率事件。中弘股份将成为A股历史上第一家因为股价因素触发退市条款的上市公司。

  此前,中弘股份也曾经面临退市的“生死劫”。8月15日,中弘股份收盘股价开始低于1元/股,触及可能被终止上市的风险,9月5日,已经连续15个交易日股价在1元以下的中弘股份,收盘价停在了1元钱,暂时逃过了退市一劫。

  然而由于重组再次失利,经营困难,逃过了一次退市危机的中弘股份终将面临这一刻。关于企业何时启动退市,以及退市后的企业经营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多次致电中弘股份,但截至发稿,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对于中弘股份的退市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随着退市制度的推进,越来越多类似于中弘股份这样的绩差股不断下跌逼近面值,其退市风险加剧,投资者应注意回避相关公司,以免踩雷。如果中弘股份最终退市,对于以往低价股尤其是超低价股炒作的固定思维方式将是一个重大打击,投资者应远离问题股、绩差股。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若是真退市,后续会对此类企业既定业务形成较大的打击,各类合作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大。退市的结果需要相关管理层反思,企业想要“起死回生”,后续如何进行重组、进行业务调整尤为关键。

  重组失利

  面对重重危机,中弘股份多次展开自救,但积重难返,三次重组最终均宣告失败。

  今年3月,背后站着中国华融的深圳港桥曾有意重组中弘,但该计划于两个月后流产;6月28日,接盘侠新疆佳龙现身,但由于种种因素,合作最终告吹;公司第三次联络的重组方加多宝,最终是乌龙一场。

  第三次重组的过程颇具戏剧性,8月27日晚间,中弘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加多宝等多方签署了经营托管及债务重组协议,加多宝等相关方拟向中弘股份提供流动性支持及管理服务,以解决中弘股份的债务危机。然而仅仅过了一天,加多宝就发声明否认,称对协议所述内容完全不知情,公告中所述加多宝的财务数据严重不符。重组中间陷入了“罗生门”,但合作最终也宣告失败,10月9日晚间,中弘股份表示,与加多宝集团及银谊资本签署了《终止合作协议》。

  在宣布与加多宝终止合作的同一天,中弘股份与宿州国厚及中泰创展共同签署了《经营托管协议》。根据协议,宿州国厚愿意接受中弘的委托,期限36个月,中泰创展同意在宿州国厚实施托管经营过程中,酌情给予中弘流动性支持,促进中弘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重组屡次失利,中弘股份的核心领导层也逐渐出走,近日,公司董事长王继红、总经理张继伟宣布辞职,撇下这一堆“烂摊子”,令已经风雨飘摇的中弘股份陷入更加的孤立无援的境地。

  债务缠身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弘股份经历了管理层出走、经营持续困难、债务违约等问题,这些因素均为中弘股份退市埋下了伏笔。

  截止到2018年10月14日,中弘股份已有56.1亿元的债务未能到期清偿。近期新增到期债务有2018年10月13日、10月14日,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新增逾期债务为3053.2万元,全部为各类借款。中弘股份表示,公司目前正在与相关债权人协商妥善的解决办法,并且在全力筹措偿债资金。

  中弘股份债务缠身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6月份以来,中弘股份就开始陆续发布《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公告》,至今已发布17份,涉及西藏信托、安信信托(4.250, 0.39, 10.10%)、厦门国际信托、光大兴陇信托、深圳高新投、中山证券、中安租赁等信托、券商等金融机构。但由于中弘股份债务严重,资产已经经过多轮质押,金融机构等的债务追偿也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不仅债务问题无从处置,更严重的是,公司经营已经难以为继。上半年,中弘股份继续亏损,亏损额度达到了13.2亿元。去年,中弘股份的亏损额就达到了25.1亿元。

  中弘股份在公告中指出,因管理不善,资金紧张,在建地产项目基本陷入停工状态,只有部分在售地产项目在进行销售,房地产经营业务核心团队及对应人才不断流失,就主营房地产业务而言,公司已不具备竞争力。公司面临多起诉讼,已陷入严重经营困难,持续亏损。

  多次重组的失败,经营持续困境,面临退市的中弘股份的自救之路愈加坎坷。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弘股份自身业务仍处于困境之中,财务问题也尚未解决,未来中弘股份的命运或许更加前途未卜。

来源:华夏时报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