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美国金融海啸爆发十年后的反思

<{$news["createtime"]|date_format:"%Y-%m-%d %H:%M"}>  证券日报 易宪容 2302阅读 2018-09-15 08:35

  2008年9月15日,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正式揭开了美国金融海啸爆发的序幕,由此开始至今已经十周年了。当时金融海啸的爆发也如911事件一样,让整个世界愕然。记得当时投资大鳄索罗斯就惊呼这是“百年一遇”的危机,股神巴菲特则以“金融珍珠港”事件来比喻。其震撼之情,溢于言表。十年之后,回顾当时之反应,已经证明这些见过大风大浪金融大鳄的反应并非夸张。美国金融海啸爆发之后的十年里,它对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市场、投资者行为模式、企业的经营模式及整个社会与人类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与冲击。这种影响与冲击不仅是世纪性的,也是全球性的,甚至于可能是顛覆性的。

  因此,在美国金融海啸爆发十周年之际,人们应该对其进行认真反思。反思这场“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为何会爆发?当时各国央行所采取的应对政策是否合适?十年来全球各国金融体系是否比以前更加健康?以及现有的金融体系是否有信心能够防止再一次发生这样的金融危机?等等。

  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讨论金融危机的文章蜂拥而来,可谓是汗牛充栋。但是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即人们过度使用现有的金融体系,或各种当事人对信用过度扩张偏好以此贪婪谋取其利益则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最为重要的根源。

  正如有分析所指出的,这场世纪浩劫的罪魁祸首,既不是五大投资银行之一的雷曼,也不是当时美国财经决策官员判断的失误,而是早就遍布金融体系每一个角落或每一个毛孔的“道德风险”(moral hazard)。这里所指的道德风险,是指现代金融体系本质上是一种行为匿名机制或整个社会把它当作一种公共品(即这种机制会激励行为当事人过度使用金融体系,从而把其行为的收益归自己而把其行为的成本让整个社会来承担),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及家庭都希望过度地使用现代金融体系。

  比如,导致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按揭证券化(mortgage securitization)这种金融产品,原本是透过让更多人分担潜在风险,避免信贷风险过度集中单一的贷款机构,化解银行信贷错配的问题。但在信用过度扩张这种偏好的激励下,这样的金融创新则成了金融业获取暴利的工具。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一些所谓住房按揭证券化的金融创新不仅让各类的金融机构赚得盆满钵满,而且也让欧美金融板块的上市公司成了当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十年过去了,这种理念及这种格局是否会由于经过一系列的金融监管和改革而改变了呢?比如,经过十年来金融改革与整顿,欧美银行在资本要求、风险管理、投资产品销售、企业去杠杆、金融监管,以及防止金融机构自营买卖等方面是有所改善。与2007年相比,银行业的资本素质得到全面改善。但正如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所指出的,“几乎每一次金融危机进行分析时都会说,错综复杂的监管制度是金融崩溃的原因之一”,但监管套利还是在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各国主要央行所推出的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没有让过度的信用扩张有所收敛,反之,让全球各国的过度信用扩张变本加厉。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救经济,主要发达国家都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向市场注入海量的流动性,而且这种海量的流动性向市场注入一次比一次多。仅美国、欧盟、日本、英国等四大央行资产规模,已经从金融危机之前低位扩大到了2017年11万多亿美元(最多增长2.76倍)。国际金融协会8月份发表报告指出,2018年首季全球债务已攀升至247万亿美元新高,令债务占全球GDP比重上升到318%,远超出150%警戒线水平,其中非金融机构债务升至186万亿美元。大量的流动性从银行体系流出,流向股市、楼市等不同的投资市场,全面推高各种资产的价格。美国股市出现的十年牛市,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则出现连续十年以上的暴涨。

  可以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十年,普罗大众所感觉到就是各国央行以零利率的货币政策放出海量的流动性的十年,就是长期维持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令股市、楼市、债市等资产牛气冲天的十年。在这十年,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谁能够过度使用现有金融体系,谁通过过度加杠杆,谁就能够一夜暴富。

  但是,应该看到,这种几乎连续十年的全球“零利率”政策或过度信用扩张的货币政策,不但对全球资源进行了严重的错误配置,也为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埋下了计时炸弹,等到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在这种过度信贷扩张的货币政策下会是一种必然)各国政府将无以应对。当然,更为严重的是金融危机本身及因衍生的“反全球化”及“全球化”的博弈,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危机爆发,地缘政治冲突恶化等问题,都将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与冲击。这些都是必须全面反思的问题。

  (作者系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易宪容

重要提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网友评论